古代不止有外卖也有拼车
2023年11月24日 雪梨资讯
古代不止有“外卖”,也有“拼车”
外卖与共享交通工具并非现代化的产物,这些给现代生活带来极大变化的事物,在古代封建社会也是存在的,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从百姓到皇帝,大家都爱“叫外卖”
1、“快递小哥”个个健步如飞
说到外卖,其“前身”还是快递的兴起,其实“快递”绝对算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很古老的职业,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周代,只不过当时传递的东西比较有限,大多是政令或者军情。
另外,古代“快递”的速度也不是很快,这主要是因为交通工具上的匮乏和交通道路上的限制,大多数情况下只能通过人工步行来完成,“快递小哥”的速度维持在两个小时大约4到5公里左右。
隋朝的时候,有个叫麦铁杖的“快递小哥”很出名,人送绰号“飞毛腿”,他体力惊人,能够日行五百里,甚至比骑马还要快一些,根据史料记载,有一次他要护送公文到徐州,当天夜里从京城出发,第二天清晨就完成任务返回。用现代眼光看,西安到徐州坐火车大约12个小时的路程,人家24个小时就完成了来回。
随着古代科技的不断进步以及市场需求的增加,唐代就出现了“生鲜快递”,想要吃到原产地的新鲜果蔬将不再是梦,有史以来最具代表意义的“生鲜快递”,当属唐玄宗从蜀中为杨贵妃“托运”的新鲜荔枝。
可想而知,“快递小哥”们必定是跋山涉水,健步如飞,不知道一路上累死了多少匹马才完成“充满爱意的宅急送”。至于说私人的快递业务,这还要等到明清时代镖局的出现,这相对就要晚一些了。
2、各种需求皆可满足
除了“共享驴”之外,后来还出现了“共享马车”、“共享轿子”等等,某一日天气特别好,三五个好友相约要去郊游一番,早上大家就会联合起来去“拼车”,这样马车就会一整天伴随左右,华灯初上才返回,关键是大家都不用花费太多钱,可以说非常实惠了。
另外,还有一种更为时髦和火热的“共享车”叫作氈车,顾名思义,就是车篷是用质地不错的毛毡打造的,属于比较豪华的车辆,大有现代“专车”的意味。在唐宋时期,这种氈车就被老百姓们当作“婚车”来迎接新娘子,这也是我国“迎亲”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然了,如果你是一个经常晕车的人,就可以选择使用“共享轿”,夏天和冬天都有专门的设计,确保了乘坐的整体舒适性,说到这里,还不得不佩服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