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安史之乱的大功臣李光弼知名度怎么不高
2023年12月19日 雪梨资讯
平定安史之乱的大功臣,李光弼知名度怎么不高?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李光弼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比较强盛的王朝,数百年的荣光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记忆。然而就在唐王朝走向巅峰的时候,一场灾难突然发现,瞬间将唐王朝从巅峰带入了黑暗的深渊。这场灾难就是“安史之乱”。不过安史之乱很快就被平定了,那么谁是拯救这场灾难的大英雄呢?相信许多人脑海中都已经有了一个答案,那就是郭子仪。
因为在之前的战役中郭子仪跟李光弼的功劳都太大了,所以就遭到了唐肃宗的忌惮。到了公元759年,唐军与叛军在相州发生大战,这次的指挥官不是郭子仪也不是李光弼,而是一个不懂军事的宦官鱼朝恩。结果可想而知,唐军大败,鱼朝恩将战败的原因归于郭子仪。于是乎,郭子仪的兵权被收回,李光弼接替郭子仪的职位,成为朔方节度使和天下兵马副元帅。
在接下来与叛军的战斗中,李光弼始终出现在战场的第一线,终于在公元763年,走投无路的史朝义兵败自杀,这场为期八年的安史之乱才宣布结束。李光弼也被称为中兴第一人。
光弼用兵,谋定而后战,能以少覆众。治师训整,天下服其威名,军中指顾,诸将不敢仰视。初,与郭子仪齐名,世称“李郭”,而战功推为中兴第一。——《新唐书·李光弼传》
尽管李光弼的评价这么高,安史之乱平定之后,李光弼多次升官,同时还享有铁券,名藏太庙,绘像凌烟阁等荣誉。但是宦官的可怕,李光弼已经见识到了,郭子仪就是因为宦官的原因而被弃用,自己又多次跟鱼朝恩发生摩擦,长安也是一直流传着李光弼要造反的风言风语。这些事让这位大唐的功臣心神不宁,最后因为害怕宦官陷害,就呆在徐州而不敢去长安。并且在徐州也是忧心忡忡,最后抑郁而终。
可惜了大唐这一位名将,不是死在战场上,而是因为朝堂上的斗争,实在是可悲。不知道大家对此有什么时候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