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汉王朝气数已尽黄巾起义还是失败了这是
2023年12月19日 雪梨资讯
明明汉王朝气数“已尽”,黄巾起义还是失败了,这是为何?
说到黄巾起义,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
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张角依据《太平经》中“有天治、有地治、有人治,三气极,然后歧行万物治也”的理论,自称“天公将军”,其弟张宝自称地公将军、张梁自称“人公将军”,打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宣布起义。起义军皆头裹黄巾,象征“黄土”,因此也被称为“黄巾军”。起义军杀贪官、打土豪,将财物分给百姓,看似轰轰烈烈,但很快就被扑灭了。明明汉王朝气数“已尽”,为何黄巾军的起义还是失败了?“三公将军”是为生民立命,还是倒行逆施?
一、民不聊生,贤师起义
虽然黄巾军未能成就推翻汉室的事业,但这场起义还是给了东汉王朝这个暮年老人一记重创。平定黄巾之乱后,汉灵帝显然没有意识到王朝将危,或是已经意料到了但已经无回天之术,依然沉溺于酒池肉林之中,没有采取任何措施。由于尽快平定叛乱,中央下放大权至地方,这让本来兵强马壮的州牧名正言顺在地方割据势力,除了曹操、袁绍、孙坚、刘备等崛起的势力外,就连刘焉、刘表这种皇室宗亲也在入主地方后公然断绝与中央的关系,成为中央根本无法约束的存在,为之后的军阀混战揭开序幕。
黄巾起义的初衷相必是美好的,因为其“天以至道为行,地以至德为家,共以生万物,无所匿,无所私”的思想接近于“大同”,才在十余年间收获大量民间信徒,创立了遍及王朝三分之二以上州府的太平道。但不是所有人都和张角一样是有志之士,也不是所有人都心怀天下,在起义军中,大部分人的想法不过是“混”口饭吃。古往今来成王败寇,若黄巾起义成功,自然成就一段佳话,但因为种种原因,黄巾军起义失败,在正统王朝看来,这就是一场“倒行逆施”的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