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荆王府是什么来历世系转移的起因又是什
2023年12月19日 雪梨资讯
明朝荆王府是什么来历?世系转移的起因又是什么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明朝荆王府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明太祖朱元璋在创立大明王朝之后,建立一套嫡长子继承制度,对子孙后代无论是皇位、爵位的继承都做出了严格的规定。在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八月重新更定的皇太子、亲王等封爵、册宝之制中,老朱明确规定:“亲王嫡长子,年十岁授以金册、金宝,立为王世子。次嫡子及庶子,年十岁皆封郡王,授以涂金银册、银印。凡王世子,必以嫡长。如或以庶夺嫡,轻则降为庶人,重则流窜远方。”对于这套理论,大明王朝的后世子孙是否进行了严格的遵守呢?笔者以发生在明朝弘治年间的荆王府世系变化一案来做一个解读。
一、荆王府来历
首封荆王朱瞻堈,是明仁宗朱高炽第六子,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十月封荆王。宣德四年(公元1429年)八月,荆王朱瞻堈之国江西建昌府。正统七年十月,仁宗皇后、当朝皇帝朱祁镇的祖母太皇太后张氏病危,荆王朱瞻堈奉旨进京探病。
但孝宗认为当年辽简王朱植并无嫡子留存,故而才以朱贵烚之弟兴山王袭封辽王。现在都梁王朱祐橺既然为荆靖王次嫡孙,则理应由其袭封荆王。
上以荆王见潚既革爵,命礼部检辽庶人革爵后事例以闻。礼部因按辽王贵烚降为庶人后,朝廷特封其弟贵(火+受)为辽王以请。上曰:“见潚并其子祐柄等已降为庶人,荆靖王次嫡孙都梁王祐橺宜进封荆王,以奉国祀。”—《明孝宗实录卷八十》
结语:通过荆王世系的转移,我们可以发现后世的明朝皇帝还是严格遵循了嫡庶有别的政策。樊山王朱见澋虽然年龄大,但和都梁悼惠王朱见溥相比乃是庶子。那么根据《皇明祖训》的原则,朱见溥之子朱祐橺的继承顺位就高于其伯父朱见澋。但是礼部官员却拿情况完全不一样的辽王旧例来糊弄皇帝,不知是何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