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姥姥是怎样的人她为何要扮丑自嘲呢
2023年12月19日 雪梨资讯
刘姥姥是怎样的人?她为何要扮丑自嘲呢?
刘姥姥是怎样的人
红楼梦里,刘姥姥是乡村农妇,本不会跟贾府这样“赫赫扬扬,已将百载”的天下望族扯上什么关系,但偏偏他女婿的祖上与金陵王家有那么一点关系,刘姥姥这才得以进入贾府。
结合脂砚斋批语可知,通部红楼,刘姥姥一共三次进荣国府,前八十回里明确写到的有两回,八十回后有一回。
初读红楼时,很多人都喜欢把刘姥姥当成一个插科打诨的丑角,诙谐幽默,精于世故,尤其二进贾府一回,她的种种表现,都令人喷饭,即便她走后,依然被黛玉等人以“母蝗虫”的名儿拿来取笑一番。
等到有些阅历见识,自己为了生活也开始处处与人周旋,跌跌撞撞,满身是伤后,再细细品味刘姥姥前后三次进贾府,不免令人鼻酸落泪,这里面饱含了一个老人为了生存的心酸和不易,以及她从未丢失的淳朴和善良。
与第一次空手进贾府不同的是,这一次刘姥姥带来了许多瓜果菜蔬,“又有两三个丫头在地下倒口袋里的枣子倭瓜并些野菜。”且送到贾府的都是顶好的尖儿,是“头一起摘下来的,并没敢卖呢,留的尖儿孝敬姑奶奶姑娘们尝尝。”
记得幼时,家里贫穷,炒菜都很少放油,而只有家里来客时,才能吃到一点油星儿,他们永远把最好的留着招待客人。刘姥姥一家是穷苦人,穷人家有了富亲戚,他们没有山珍海味可送,更没有奇珍异宝进献,唯一能送的,只能是田间地头的野味。
而这些他们自己都舍不得的头遭的尖儿,也许在富人眼中不算什么,但却是刘姥姥一家的“穷心”,而这个穷心在穷苦人家看来,却是最好的待客礼品,一如逢年过节的祭祀,我们总是把最好的留给神明,而在刘姥姥眼中,救其一家性命的贾府,又何尝不是神明一样?
因此,刘姥姥不仅带来了许多野味,在被贾母留下后,王熙凤知道合了贾母的意,为了哄老太太开心,就与鸳鸯合计,让刘姥姥上演了一出又一出的自嘲大戏,而精于世故的刘姥姥,自然早已看出其中的深意,但她看破不说破,而是将计就计,配合到位。
那刘姥姥虽是个村野人,却生来的有些见识,况且年纪老了,世情上经历过的,见头一个贾母高兴,第二见这些哥儿姐儿们都爱听,便没了说的也编出些话来讲。
贾母先后两宴大观园,无论是讲故事,还是宴席上的扮丑自嘲,刘姥姥都非常出色地完成了,像一个站在舞台上说单口相声的演员,她这次的任务,就是把坐在台下的这群富贵已极的贵族男女逗笑。
讲故事的时候,她戳中了王夫人的心窝,点到了贾宝玉的痒处;插花的时候,她自称老妖精,引得贾母等人大笑;宴饮行酒令的时候,她更是被众人看成一个女篾片,连那些闺阁女子,都在这一回难得的开怀大笑;巧姐撞客着了,给巧姐取名让王熙凤重新对她刮目相看……
与第一次的主动谋求不同的是,这一次,刘姥姥凭着自己完全放下尊严的“表演”,得到了她想都不敢想的收获,贾母、王夫人、王熙凤、平儿、鸳鸯等人送了许多财物与她,堆了半炕。
想必此时的刘姥姥,定会感慨万千。想到几年前自己第一次朝扣富儿门时,险些空手而回,那种处于生存与死亡边缘的挣扎与矛盾,尊严与耻辱,时时磨折拷打着这个有些见识的老太太。
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刘姥姥的智慧,精明,淳朴和善良,让她投了贾母的缘,因而得以登堂入室,进入那画境一般的大观园走一遭,且临走带了许多财物。这一次的刘姥姥,满载而归。
“平儿说一样刘姥姥就念一句佛,已经念了几千声佛了”“刘姥姥千恩万谢答应了。”“刘姥姥越发感激不尽,过来又千恩万谢的辞了凤姐儿”“刘姥姥已喜出望外,早又念了几千声佛”“刘姥姥又要到园中辞谢宝玉和众姊妹王夫人等去。”
对于穷苦之人刘姥姥来说,面对贾府如此大方的馈赠,她唯一能表达谢意的,也许只有不断地“念佛”,不断地“千恩万谢”,真正把贾府当成神明一样供起来。
可以想见,贾府如此厚待她,当贾府有难时,她怎能袖手旁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