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德节度使田弘正他为唐朝的延续做出了怎样
2024年02月18日 雪梨资讯
成德节度使田弘正,他为唐朝的延续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田弘正,本名田兴,唐朝中期藩镇,曾担任成德节度使,他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节度使是唐初沿北周及隋朝旧制,起初的确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却成了朝廷的毒瘤,高宗、武后、玄宗时期,曾采用很多种办法试图解决,但都没有任何的进展。
安史之乱以后,节度使更是成为了朝廷的一个大麻烦,稍微处理不好的话便有可能造成亡国的危险。幸运的是,安史之乱后,有一个节度使得归顺,为大唐王朝的国祚又延续了百年之久。
这个节度使名叫田兴,朝廷为了感念他的“忠诚”还赐名田弘正。
安史之乱,唐朝的转折点
众所周知,“安史之乱 ”是唐朝将领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的一场叛乱,表面上是为了“清君侧”,实际上则是为了争夺天下的最终统治权。
这一场内战一共打了8年之久,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可以说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后来,安史之乱虽然平定了,但是唐朝也进入了漫长的藩镇割据局面,为后来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话说,唐朝后期实施的“节度使”制度,这些人就是彻彻底底的大军阀,他们手里握着辖区内的财政、军政大权,一些厉害的节度使甚至连皇权都敢藐视,魏博藩镇的节度使田承嗣便是其中之一。
话说,田承嗣原本是史思明的一个手下,安史之乱造反的时候,他也是史思明的支持者,可以说犯下了滔天的大罪。只是,朝廷虽知道他的恶行,但因时局的需要,也同意了他的投降,只要不起兵造反,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在后来的几年中,田兴也没有辜负“弘正”两个字,公元815年,朝廷征讨淮西节度使吴元济,田弘正派儿子田布率军助战,取得了胜利。成德节度使王承宗反叛时,田弘正又奉召征讨,占据了德州、棣州。
3年后,朝廷又命田弘正征讨李师道,最后李师道大败,淄青镇得以平定。可以说,唐朝末年,一些有反叛之心的节度使,基本都被田弘正给“打趴下”了,保证了大唐国祚的延续。
当然,田兴为大唐所作的贡献远不如此。后来,他还意欲变革节度使承袭之风,将兄弟子侄派到朝中为官。如果这个制度推行下去,节度使将一去不复返,晚唐最大的“毒瘤”也将会被除掉。
可惜的是,田兴正准备做些事情的时候,他却被人暗杀了,就连自己的家属、将吏三百余口也一同遇害,享年五十八岁。朝廷得知此事后,皇帝唐穆宗很伤心,还册封田弘正为太尉,赐谥忠愍。
唐朝时期,节度使是重要的军事将领,后来更是发展成为了一方的霸主,将军政大权揽于一身,这也是为何安禄山、史思明能够发动“安史之乱”的原因。
话说,晚唐时期,若不是田弘正的归顺,铲除了一大批有反叛之心的藩镇,使得唐朝又多活了一百多年。否则的话,唐朝估计早就灭亡了。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