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迟恭的战功赫赫为什么晚年十几年闭门不出
2024年04月01日 雪梨资讯
尉迟恭的战功赫赫,为什么晚年十几年闭门不出?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尉迟敬德的故事,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十几年闭门不出,是因为尉迟敬德已经致仕了,由此我们可知古代退休制度完整性。且已退休的大将级高官重臣,如果仍然社交活跃,那这肯定就是作风问题了,必然将引起君王猜疑。
而率骑兵突阵迅捷如风,武艺绝伦,每令敌望而生畏的大唐第一名将尉迟敬德,凌烟阁排名第七,位列武臣之首。而贞观之后,却无缘参与波澜壮阔的大唐开彊拓土战争,反而长期转任于地方刺史职务上默默无闻,确实令多人不解。
实际也很好理解,因为古代帝王权术有二件事。
其一:不赏之功。其二:使功不如使过。而这二件事又都直接关联了尉迟敬德。
贞观三年后,唐太宗让军功卓著的右武侯大将军尉迟敬德离开了京都,出任襄州都督。从此,尉迟敬德实际就是离开了军队与中枢,在州刺史、都督等地方大员任上辗转了十余年。
因为尉迟敬德脾气暴躁,在朝中时,居功自傲,经常当面讥讽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人的短处。而且他还要动手打人,宰相们实际对他又恨又怕,但又不能动他。
由此,唐太宗让他出京任职地方,实际是为了保全君臣之义,是在保护他。
此后,尉迟敬德又出任夏州都督。数年后的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二月,尉迟敬德上表请求回家养老。
除了唐太宗伐高句丽时,尉迟敬德随军从征之外,余生十六年,再不与人交往。
尉迟敬德上半生纵横沙场,以勇名冠三军。仕途下半生却远离军旅,十余年间历任于襄州、同州、宣州、鄜州、夏州等,
他与唐太宗二人的君臣之义,是可称千古美谈的。
658年12月,尉迟敬德逝世,享年七十四岁。唐高宗李治追认他为司徒、并州都督,谥号为“忠武”,赐东园秘器,陪葬昭陵。并下诏悼念,三天不临朝。并且命令在京五品以上官员都要去参加吊唁。
而尉迟敬德之所以要在致仕之后闭门十六年。实际就是以此报答太宗皇帝对他的保全之义。
因为,当尉迟敬德随着年龄增长,火气渐退之后,慢慢他就领悟到了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