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梨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台湾杉

长平之战后赵国元气大伤为何还能打赢匈奴和

2024年04月01日 雪梨资讯

长平之战后,赵国元气大伤,为何还能打赢匈奴和秦国?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赵国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战国后期最有名的战役当属长平之战,具有战略性意义,影响非常大。赵国从此由盛转衰,丧失了对抗秦国的能力。

在此之前,赵国有实力对秦国内政指手画脚,秦昭襄王嬴稷能当上秦王,就是赵武灵王一手策划的,他认为嬴稷上位更有利于赵国。

但嬴稷忍不下这口气,对白起也比较忌惮,就派了别人领兵。结果正如白起所料,赵王虽不成气,赵国军民还是很彪悍的,在老将廉颇和丞相赵胜的率领下,于此亡国关头奋死抵抗,邯郸久攻不下。

出于唇亡齿寒的原因,楚、魏两国又各出十多万精兵来救,与赵军里应外合,秦军大败,伤亡30多万。

此战过后,秦国暂时蛰伏,赵国获得了短暂的休养时机。没多久,燕国主动来挑衅,被赵国成功反击,廉颇追到燕都,差点灭亡燕国。而燕国的资源,就成了赵国的养分。这也是赵国在秦国强压之下还能坚持很多年的原因之一。

大家说这燕国是何苦?人说千里送人头,他们这是千里送资源。

赵破匈奴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中以步兵大兵团全歼骑兵大兵团的典型战例,善用兵法,巧设战阵,歼灭来犯的匈奴骑兵10万,此后十多年,匈奴不敢接近赵国边境城镇。

取胜的最大因素在于名将李牧。李牧为赵国镇守北境多年,牢牢压制住匈奴南侵的铁蹄,正是有他在,长平之战中赵国才不需要防备来自北方的威胁。

李牧是与白起齐名的大将,他的命运也和白起相似,都是被自己效忠的君王冤杀,令人叹息。只不过白起的死亡,对上升期的秦国损害不算大,而李牧一死,早已衰弱的赵国就完了。

所以,长平之战后,赵国还能打赢邯郸之战,一是因为家大业大,底蕴尚存,不至于一下子就垮了,且赵国尚武,普通老百姓战力也很强;二是因为有廉颇、赵胜等名将;三是因为楚、魏的救援。

至于赵破匈奴之战,完全可以视为李牧的个人秀。

昆明国旅

昆明国旅

昆明国旅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