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梨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世界观察

唐末时期为何有三千多名读书人命丧长安就因

2024年04月01日 雪梨资讯

唐末时期为何有三千多名读书人命丧长安?就因为几首诗

李儇(862年6月8日-888年4月20日),本名李俨,唐朝第十九位皇帝(873年8月16日-888年4月20日),唐懿宗李漼第五子,母为惠安皇后王氏。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李儇能干出荒唐事,那是因为他贪玩,可他毕竟是皇帝,让他放弃长安,去蜀中避难,这就有点践踏他的底线了。

因为帝王尊严的驱使,李儇拒绝了田令孜的提议。

兴元府,李儇正在等待各地的援军消息,可手下告诉他,除了一支神策军赶赴凤翔外,各地的军镇毫无动静。迷茫、无助、绝望的情绪缠绕在李儇的心头。

就在此时,田令孜的哥哥,西川节度使陈敬瑄的使者到达兴元府,使者就带了一句话:如果皇帝愿意,可以到成都暂避锋芒。

中和元年(881)正月二十八日,李儇到达成都。蜀中,古称天府之国,物资充足。从长安到蜀中需要穿越秦岭和大巴山,山高谷深,道路崎岖,确实是易守难攻。安史之乱后,成都的战略地位就被李唐皇室重视起来,朝廷设置了西川、东川、剑南西道三个辖区,三大节度使要么是皇帝的亲信,要么是宦官的亲信。总而言之,蜀中就是李唐皇室的后花园。

不管是自私也好,有预判也罢,田令孜确实走对了这步棋,这为李儇提供了立足之地,也为后来的战略大反攻奠定了基础。有了成都的钱财和战略物资,李儇底气十足,他大肆封赏了官员和将士,重新激发了官军的斗志。站稳脚跟后,李儇再次下诏,任命郑畋为京城四面诸军行营都统,泾原节度使程宗楚为副都统,前朔方节度使唐弘夫为行军司马。

除此之外,不管是少数民族的军队,还是汉族将士,只要立下大功,郑畋可以先用空白告身进行封赏。那么问题来了,在这期间,黄巢在干什么?

很遗憾,史书没有明确的记载。可以肯定,在黄巢的眼里,官军不堪一击,官军将领都和高骈一样,自私自利,不顾朝廷安危。

黄巢不相信朝廷可以在短时间内组织起一支和他抗衡的军队,直到郑畋撕毁他的招降书,并统领一支由五万神策军组成的大军向他宣战后,黄巢才如梦方醒,派遣大将尚让前去平乱。中和元年(881)三月,黄巢的五万大军开赴凤翔。

不过,郑畋提前埋伏了一支奇兵,交战之前,官军举着杂乱无章的旗帜,稀稀拉拉地站在山坡上迎敌。这是示敌以弱的战术,可尚让觉得郑畋是个文官,不懂行军打仗,于是草率地发动进攻。一场恶战之后,两万义军将士暴尸荒野,尸体连绵数十里,景象惨不忍睹。回到长安后,手下告诉尚让,酸腐书生在尚书省的门口写了几首文采飞扬,却又极具嘲讽意味的诗作。

尚让看到诗词后,羞愧到无地自容,为了泄愤,他命人挖掉了尚书省值班官员的眼睛,随后下令搜捕全城,将会写诗的读书人擒拿归案。

据史料记载,因为几首诗作,三千多名读书人命丧长安。

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

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官网

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