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刻苦好学的匡衡为什么长大后会身败名
2024年04月01日 雪梨资讯
小时候刻苦好学的匡衡,为什么长大后会身败名裂?
匡衡,字稚圭,西汉经学家、大臣,官至宰相,是广为流传的”凿壁借光“故事的主人公。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相信大家在上小学的时候都学过这样一则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名叫匡衡。他自幼家境贫寒,连灯油都买不起,然而这并不能阻止匡衡求知的欲望。他将自己和邻居家相隔的那堵墙凿了一个小洞,这样每到夜晚来临之时,邻居家的烛光就能透过小洞照到他们家来,匡衡就凭借着这微弱的烛火秉烛夜读。
不过匡衡最终还是没有逃脱掉应有的惩罚。事发后没过几年汉元帝就驾崩逝世了,继位的是他的儿子汉成帝。而这时匡衡的这两件陈年旧案也被人重新挖了出来,告到汉成帝那里。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汉成帝刚一上任正好想明正典刑杀一儆百,以维护他作为皇帝的权威和尊严。于是他一怒之下免除了匡衡的一切封号和官职,将其贬为庶民驱逐出京城。于是匡衡就这样灰溜溜的回到了老家,没过几年便在忧愤和羞愧中郁郁而终了。
有句古语叫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我想这句话用在匡衡身上再合适不过了。虽然他从小刻苦好学,艰苦朴素。然而在登上权力的顶峰之后,匡衡便失去了原来的初衷和本心,被贪婪和欲望冲昏了头脑,最终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他的故事是值得我们每个人警醒和借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