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梨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资讯

华附生活常识华附的最师把挑战当成幸福感的

2024年04月26日 雪梨资讯

李芸: 老师有专业自信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

林春鸿: 你很用心地对待每一节课, 学生是感受得到的

黄华林: 有挑战才能获得 更多幸福感

林程吉: 能和学生们一起去努力做好一件事, 这个过程特别感动

图/羊城晚报记者 汤铭明

当华附的老师首先就意味着挑战,而要成为华附“我最喜爱的老师”(以下简称“最师”)更是难上加难。但是他们却把这种挑战看成是自我成长与幸福感的来源。用心上好每一节课,真心对待每一位学生,是他们受欢迎的不二法宝。听他们与学生的那些事儿,感动无处不在。

小档案

任教科目:地理

教学成果:曾作为学校天文奥赛指导老师,指导过的学生荣获多枚国家级和国际级奖牌;多年来积极参与策划和组织学生进行野外社会实践活动;2016年被广东省地理学会评为“广东省优秀中学地理教师”。

师颂: 一声“春哥”,包含了学生们多少的喜爱与信赖。

作为一个理科生,每周我都会满心期待林老师来给我们上课。

师说:教育,应从尊重和信任开始。

林春鸿老师是唯一一位连续四届“最师”都上榜,而且都是金奖的老师。他到底有何魅力?上过他课的学生都说其课堂总是充满笑声。他善于联系生活实际,从熟悉的事物或自身经历开始讲解新的知识,并能够在时机恰到好处时引出正题。

问及为何能在课堂上征服学生?林老师说关键是用心。“你很用心地去备课,很用心地对待每一节课,学生是感受得到的”。

如何与学生和睦相处?林老师总结了六字箴言——坦诚,不偏不倚。很多学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上遇到困难时,总会第一时间想到他,而他总是会耐心地聆听学生们的倾诉,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帮助学生渡过难关。对每一位学生都一视同仁、不偏不倚、亦师亦友是林老师和学生关系的真实写照。

采访时,林老师再三强调,他能多次被评上“最师”,主要是团委工作的性质让其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跟学生混得比较熟,知道我的学生比较多,这个在最后投票中占了很大的便宜。华附优秀的老师太多,我真的不算什么”。

小档案

任教科目:政治

入职华附时间:

2006年

教学成果:2017年获得首届广东省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决赛一等奖、2013年广州市“优秀教师”、2011年广州市中学政治“十佳青年教师”、2010年广东省同课异构一等奖。

师颂: 他不是只会教学的老古板,而是活跃于朋友圈亦师亦友的老顽童。他将教学变得有趣,也将生活变得有趣,更将师生关系变得有趣,是个值得尊敬和学习的人。

师说:激发兴趣,提升思维。

在同学们眼里,黄华林老师是华附行走中的“百科全书”,因为除了自己的任教科目政治外,经济、IT、摄影、旅游、文化等他都有所涉猎,老师们也调侃他是文科生里的计算机专家,通过自学,他创建的中学政治教学网在2006年获得了省一等奖。黄老师用“不断学习、挑战自我”的实际行动,深刻影响着他的学生们。

学生们特别爱上黄老师的课,因为他不仅能将政治教出新花样,还喜欢用分享和讨论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很多学生直言黄老师教会给他们的这一套思维方法对任何一门学科都非常重要。

亦师亦友从不是靠冷冰冰的知识,华附的学生智商和情商都非常高,要得到学生的认同,必须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这给老师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但黄老师认为,有挑战才能获得更多幸福感。“优秀的学生同样会促进老师全方位成长,自身职业的幸福感和成就感更得以彰显”。

他善于帮助即将振翅翱翔的华附学子们找到他们独特闪光的羽翼。晚自习答疑时间,他的办公桌旁总是门庭若市。学生们说:“黄老师不止教我们做题,更教我们做人。不只是我们的老师,更是我们的朋友。”

小档案

教学成果:第三届中国初中生地理知识竞赛优秀指导老师,广东省第四届中学生地理奥林匹克竞赛优秀指导老师,2015年-2018年全国中学生天文奥赛优秀指导教师,2011年-2017年广东省中学生天文奥赛优秀指导教师。

师颂:我们第一次知道地理课可以这样上:仿佛在眼前展开一幅辽阔的天地画卷,不再是教科书上沉闷的经纬度和苍白的解说,在笑声滚滚的课堂上,连空气中漂浮的尘埃都变得灵动起来。

师说:人生如果没有梦想,生活如果没有诗意,那是很无味的。诗可以是梦,梦也许又是明天的诗!

小档案

任教科目:语文

入职华附时间:

2002年

教学成果:2009年、2011年获广州市“高考突出贡献个人奖”,2012年、2015年获广东省“优秀团干”称号,2015年获广东省骨干教师称号,多次积极参与策划和组织学生进行文化相关夏令营活动。

师颂:作为一个完美主义者,李芸老师的工作一向以认真、负责闻名。从课外的社团指导到生活分享,从演讲阅读写作到学法交际管理,都做到了极致。

师说: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李芸老师喜欢“到处乱走”,旅行足迹遍布欧洲、非洲乃至国内29个省区的她,没想到从上大学到现在这20年来,生活圈却没有逃离过岗顶。这是她以前从未想过的生活,但现在她一点都不后悔,因为她深深爱着华附和这里的学生。

“和孩子们一起进步、走进他们的世界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如果你不去了解和理解他们多一点,你跟他们就完全对不上话。”坊间常流传“华附的学生比老师牛”,在李芸看来,老师要有自己的专业自信,“跟学生比知识的广博其实是没必要的,我们可以跟学生比知识的精深,老师在知识的概括和规律的总结方面肯定比学生强很多,因为学生试错的机会很少,但我们试错的机会太多,所以我们的经验比学生丰富。有这样的专业自信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

“讲语解文高人一等,评人论事入木三分”是学生们对李老师课堂的评价,她的博闻强识一度让其开设的欧洲文学、电影欣赏、走进国学等选修课备受欢迎,哪怕是重走广州景点,她都特别花心思,比如游陈家祠,她给学生布置的任务是画出陈家祠的平面图,让学生自己去感受陈家祠的布局,结合古代堂室座次、尊卑常识问学生:“你愿意住哪个房间?你觉得住哪个房间比较好?”如此别出心裁的课程设计,难怪学生们直呼:“跟着李老师游广州,从来没有如此深刻、长见识过。”

首届“最师”评选,林程吉老师就获得了银奖,而那时才是他来华附工作的第一年,也是那一届“最师”最年轻的老师。正因为年轻,林老师最能理解和心疼他的学生,他能征服学生,靠的是最朴实的陪伴,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他都像大哥哥一样陪在学生们身边,给他们温暖和力量。

2014年林老师带的国旗班有个节目入选了“华附春晚”,这是华附每年的盛会,2小时的大型演出,全球直播。为了演好这个节目,他每天陪着同学们一起排练,反复修改,加班加点,每一个动作都力求做到完美,为了达到大家心中的那个完美标准,不知和学生一起修改了多少遍,不知多少个中午都在加练,不知欠了学生们多少顿午饭。最后,在晚会上,他与同学们一起同台表演,非常成功。他说,虽然自己演技不怎么好,但是能和学生们一起去努力做好一件事,这个过程特别感动,“我觉得学生特别不容易,我参与其中更能体会学生的付出。回想起那将近一个月的准备,付出是值得的,收获的是一个无坚不摧的集体”。

羊城晚报教育发展研究院出品

想知道你们的『春哥』十年前长啥样吗?关注『羊城晚报学大大』微信公众号,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赴美就医网

海外医疗平台有哪些

美国医院

美国就医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