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投理财非法集资不靠谱骗你常常没商量
2024年04月26日 雪梨资讯
“无本生利”、“用小钱赚大钱”,许多人在利益驱使下落入金融陷阱。其实,只要是金融骗局,利用的都是人们的投机心理。“空手套白狼”是怎样炼成的?钱又是如何被骗走的呢?来看一个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案例。
2005年9月至2015年10月间,宝应县某房地产开发公司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采用口口相传的方式,以月息一分至三分不等的利率,先后向327户社会不特定对象非法吸收开发房地产项目资金,收取本金总计1.9亿余元。
经宝应县检察院提起公诉,宝应县法院于2018年3月20日作出判决:宝应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因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判处罚金30万元;公司法定代表人何某因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并处罚金10万元。
今年,宝应县打击非法集资工作按照“全覆盖、无死角”的标准,常态化推进“扫街”、“扫楼”工作。要求各镇区、各部门全面落实“楼长制”、“街长制”,将各个小区、每条街道责任到人,包干到位。县公安局、市场监管局、人行、各银行业机构等单位强化对各自条线及重点区域的日常巡查,对巡查中发现的线索及时汇总、整理和甄别,确保能第一时间发现、处置和清理新增风险点,提醒广大市民,远离非法集资。
通过风险排查,摸清风险底数,今年,宝应县在正常经营的46家从事金融业务活动的机构中,剔除疑似机构18家。其中,信和财富、恒昌汇财、上有资产、国商信达、嘉投营销、长征财富等6家机构被确定为重点关注类企业。金融部门提醒,广大百姓还是要理性选择投资渠道,千万不要轻信不法机构及个人的诱惑和误导。
据介绍,为了防范广大市民的资金流向非法机构,宝应县在白田中路的金融超市,还特别设立了一个宣传平台和民间借贷登记窗口,方便居民投资理财咨询。
宝应县金融办提醒,金融骗局最大的特点就是把自己打扮成高回报率、高科技的高富帅,利用下一个人的资金补足上一个人的利益,甚至利用亲杀亲、熟杀熟的套路,把一波波心怀暴富的人骗进来。希望广大市民睁大眼睛,提高警惕,不要上当受骗。
对于非法金融机构和个人,目前全省上下正在全力整治,全面肃清非法金融市场和非法金融活动,因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造成严重社会后果的,必将受到法律严惩。
记者:宗明 顾伟
编辑:张晓姿陈智
审核:吴海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