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梨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最新报道

冰澈生活小常识爷爷参与抗美援朝一生爱岗孙

2024年04月26日 雪梨资讯

泛黄的思亲老照片、保存完好的纪念章与证书、印着“抗美援朝”字样的上衣……这些老物件,可以大致复原黄冰澈的革命生平:生于革命战争年代,1951年11月志愿赴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在清津铁路军管局古茂山机务段任军代检修工长。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回国在人民铁路部门奋斗毕生,直至35岁因病去世。

这些成了黄茜的传家宝,也是她“认识”爷爷的重要载体。

在抗美援朝的历史长河中,黄冰澈并非功勋显赫的大人物,却始终是家人眼中的英雄。“英雄不分大小。”黄茜告诉南都记者,爷爷一名技术工人,把一生都献给了工作岗位,他爱岗敬业的精神成了黄家的家风,时刻激励自己要努力成长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在岗位上刻苦勤奋,小人物也可以发光发亮。

抗美援朝期间,黄冰澈从朝鲜寄给家人的照片。

传家宝档案

“老物件”名称:光荣证、中国铁路职工抗美援朝纪念章、寄给家人的老照片、印有“抗美援朝”的上衣

简介:光荣证颁发于1951年12月19日,证明了黄冰澈曾参加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归来后,他被授予中国铁路职工抗美援朝纪念章。抗美援朝期间,他常在自己的照片背面写上文字,寄给家人,抒发爱国与思乡之情。

传宝人说:爱岗敬业是爷爷黄冰澈一生践行的工作守则,恪守岗位、无怨无悔。

一纸家书爱国主义情怀激荡人心

黄冰澈于1950年成功考取衡阳铁路局广州机务段钳工,志愿赴朝参加抗美援朝工作时年仅26岁,新婚三个月,在清津铁路军管局古茂山机务段任军代检修工长,负责铁路后勤保障工作。1953年9月,待战争胜利后归来,他的儿子黄奋已1岁多。

身在朝鲜时,黄冰澈常把心里话写在自己的照片背后寄给家人,字里行间倾吐着浓烈的家国情怀。1952年9月20日,他给广州花县岐山村(今广州花都区岐山村)家中的妻子寄回了一张拍摄于朝鲜的照片,背面写着:“给我的爱辉留念,你的冰澈于朝鲜消灭敌人,坚决为民主国家而斗争到底!”

黄冰澈参加抗美援朝时的留念照片,拍摄于1952年。

黄茜向南都记者表示,在爷爷黄冰澈留下的信件里,时常能看到“流最后一滴血”“为未来的生活谋幸福”等充满爱国情怀的字句。

黄冰澈曾在自传中勉励自己,“我自认为在工作中还存在不少缺点,今后必须加强学习、钻研业务,以图改进。我还要向先进工作者学习先进的操作手法,虚心接受同志们的批评,响应增产节约的号召,为支援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努力。”

黄冰澈书写的自传。

“国家和集体始终是爷爷摆在首位的,他都是最后才考虑自己。当年新婚的爷爷舍小家为大家,毅然选择了抗美援朝,我为他感到骄傲。他不是前线杀敌的战士,但他一定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黄茜说。

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后,黄冰澈回国积极响应国家增产节约号召,长年借调到北京中央铁道部进行科研工作。工作期间苦于钻研业务,以图改进党和上级交代的增产节约环节,为支援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发展中国铁路交通事业奉献了一生。

一种精神爱岗敬业的家风代代相传

黄冰澈去世的那一年,黄奋年仅8岁,黄茜更是没有机会见到爷爷,后辈们只能听着长辈讲述爷爷抗美援朝的故事长大。在家人心里,黄冰澈更像是一种精神,一直陪伴着他们。黄冰澈爱岗敬业、舍小家为大家的品质早已根植于黄家人的记忆中,并影响着后代的为人处世。

黄家人保存的印有“抗美援朝”字样的上衣。

黄茜告诉南都记者,自己一家都是普通人,努力在岗位上尽职尽责。父亲黄奋此前在广州平安大戏院做放映员,从传统机器的机械操作到后来的数码操控放映,他都能深透掌握,成为戏院变革的见证者。

现在的黄茜就职于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广州代办处,初期负责服务窗口的业务受理,后期调到综合部工作。

“尽管岗位普通,但我在工作中严谨细致,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肯定。”黄茜说,自己希望像抗美援朝中的爷爷一样忠于职守,努力完成后勤保障工作,也能为国家和集体发展贡献力量。

黄茜的儿子皓皓今年14岁,在太公黄冰澈的影响下,对那个年代的故事深感兴趣。每当看到电视上在播放相关影视剧时,皓皓都会兴奋地说:“我的太公也曾参与过这样的战争,他是个英雄!”今年5月,皓皓主动报名参加2022年越秀区少先队“金钥匙万人读书活动”之第九届粤语讲古比赛活动,用粤语演绎英雄故事《董存瑞炸堡垒》。

因参与抗美援朝,黄冰澈获颁光荣证、中国铁路职工抗美援朝纪念章等荣誉。如今,这些物件被黄茜完好保存,视作“传家宝”。黄茜希望对外分享这份荣光,或许在别人眼中,爷爷黄冰澈只是一个普通的工人,但在她心里,爷爷拥有可贵的爱国主义情怀与无私奉献精神,是一家人敬佩的英雄。

采写:南都见习记者 李竹 记者 莫郅骅

受访者供图

赴美就医中介 精神类

安德森医院中介电话

赴美就医网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