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理财古城论坛青少年要树立正确的理财
2024年05月06日 雪梨资讯
□王昭雯
目前,随着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家长对于孩子如何理财存在一个误区。对于孩子花钱,家长几乎是有求必应,对于女儿更美其名曰“富养”,不惜投入重金,致使青少年不会理财、不善理财,随意花钱现象越来越严重。今年“双十一”,天猫、淘宝总成交额达到1682亿元,其中家长为孩子花几千元的家庭应该不在少数。加之青少年处在人生的转型期,在生理上、认知上对理财的把握均不成熟,非理性消费日趋严重,更多的表现为从众心理,比如追求名牌商品、追星族、爱去网吧和歌厅、不合事宜的攀比、追求时尚、追赶时髦等。这种现象应引起家长和老师的高度关注,要让青少年在成长期就树立正确的理财观。
一是对青少年加强品德教育。理财观的背后是心理价值观。常言道:“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不宜对子女“放养”,要做到春风化雨润“心”无声,要教育青少年正确看待金钱,树立艰苦朴素、勤劳致富、量入为出、理性消费及不求攀比的价值观;做到文明消费,养成适时、适度消费的好习惯。
二是青少年要树立远大的理想。“青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新时代的主力军。十九大报告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就目前而言,努力读书,多学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和技能是第一要务。要德智体全面发展,不能贪图享受,好逸恶劳;要志存高远,不尚浮华,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我们的中学生应学好每一门功课,练就过硬的本领,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能够大有作为。
三是处理好如何理财。理财能力是青少年将来走入社会必备的技能之一。作为一名中学生,绝大部分在经济和生活上还都依靠家长。要珍惜家长的辛苦,要根据家庭的经济状况确定个人的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如果父母和长辈给了一些压岁钱和零花钱,应使用银行等金融工具进行储存,也可购买一些必要的参考书等。在如何消费问题上,重大开支应尽可能征求父母的意见。也可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用自己的一部分资金去帮助那些贫困的同学。还可以参加慈善活动,提高学生热爱社会主义道德觉悟,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为社会和谐尽自己的一份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