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生活常识的意义和价值学习科学第一常识
2024年05月06日 雪梨资讯
学科科学第一常识与原理的意义和作用
仁和微校.家学唐
我们在一篇中已经知道了学习科学的第一常识是“人,生而能学,生而要学。”与之对应的第一原理是“人是学会的,自己不学没人能教会。”
人,生而能学,生而要学。这是学习科学的基本常识,也是我的家长或教师在实施教学时的基本常识。因为每一个由细胞组织构成的生命都具有生存和繁衍的本能,否则就不会有当今自然界的物种丰富多彩。
生命物种的这种本能的生存适应与繁衍不需要什么学校教育也不需要别人教来学习,凭借生命本身的求生欲与自然环境的自适应,随着成长自然显现。这就是生命物种生而能学,生而要学的基因决定的。
所以,人,生而能学,生而要学。
人是为了生存和发展得更好的生活,借助本能的学习欲望和能力产生了在后天意识中的社会性的学习意识和能力,由此促进了人学习和接受教育。这些为了生活得更好而产生的学习和接受教育意识与能力,依赖与学习者后天生活的环境与学习和教育的条件。
我们了解了学习的欲望和能力是人基因中原有的本能,就不会再去说我们的孩子或学生没有学习的欲望和学习的能力,不是学习的那块料。而更应该首先从营造学习和教育环境去思考教育和教学,而不是把孩子或学生不学习的根源都归位学习者本身。
“人是学会的,自己不学没人能教会。”这是学习和教学的第一原理。如果我们认为自己是被别人教会的,不是自己学会的,那我们只能等着别人来教会自己。
即使学习者是被别人教会的,那也是学习者自己学了才会的。施教者真正的作用不是教会学习者,而是要使学习者愿意接受别人的教,自己去接受施教者传递的信息并加以整理消化而成为自己的知识。
我们了解“人是学会的,自己不学没人能教会。”这个学习和教学的第一原理,我们的家长或老师就不会再对孩子或学生在进行教育和学习引导时,采取先讲知识,而是首先想到如何营造适合学习的环境和氛围,让孩子或学生自己愿意学习,而后才是如何学好。
为此,我们的家长或教师,只有知道学习和教学的第一常识,了解学习和教学的第一原理,才可能在与孩子或学生一起学习时,抓住根本,找准切入点,使孩子或学生好学并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