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肠道菌群怎么养父母要了解孩子03岁肠
2024年05月17日 雪梨资讯
有研究报道,孩子出生后2~3年内,肠道菌群对机体免疫力提升和代谢有重要的影响。出生至2~3岁婴儿期,是肠道菌群形成并达到平衡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肠道菌群比较脆弱,多样性差,婴儿肠道内仅有10余种菌群,而成人有400多种。肠道菌群从少到多,多样性逐渐丰富,直到建立稳定的菌群,这一演变过程称为初级演替,人体大约到2岁时完成肠道菌群的初级演替。
肠道菌群一旦形成,将伴随着人的一生,直至生命结束。肠道菌群对人的发育、衰老都起着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
作为父母,了解孩子肠道菌群的初级演替规律非常重要,这对理解肠道菌群与儿童健康的良好建立,有重要的意义。
01胎儿时期
在子宫内,母亲的菌群会规划胎儿的肠道菌群。以往认为,胎儿在母体子宫内处于无菌的环境中,最近的证据表明,微生物群与宿主之间第一次相互作理是在子宫内开始的。传统观点认为,子宫内存在任何微生物对胎儿可能是一个致命的威胁,子宫内感染可导致早产。然而,无论早产还是足月妊娠,在胎盘基板组织结构上都可见到细胞内细菌的存在,而无细菌感染迹象。剖宫产的婴儿,在羊水、胎盘、脐带血和胎粪中可检测到细菌DNA。新生儿的胎粪中,检测到的微生物群也具有相同的特征。
02刚出生时
肠道有少量细菌定植,出生后由于和空气、饮食及外界环境接触,细菌迅速从口、鼻及肛门侵入。生后数小时粪便中首先出现肠球菌、链球菌和肠杆菌等需氧或兼性厌氧菌,生后48h粪便中细菌数量可达10的8次方至10的9次方CFU/g(湿便),肠道细菌出现的时间和种类受到内源性因素如肠黏膜的成熟程度、黏液、胎便中的生长促进或抑制因子,以及外源性因素如分娩情况(自然产或剖宫产)、母亲情况(使用抗生素)和环境中细菌数量的影响。
03出生后7~10天
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首先定植和生长,消耗氧气,为肠腔创造了利于厌氧菌生长的环境,专性厌氧菌如类杆菌、梭菌和双歧杆菌增多,并且逐渐占优势,约占细菌总数的98%,这一时期食物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在单纯母乳喂养的婴儿,双歧杆菌占优;而在配方奶喂养的婴儿,双歧杆菌波动较大,通常类杆菌和梭菌占优势。
04开始添加辅食后
母乳喂养和配方奶喂养婴儿肠道菌群的差别逐渐缩小和消失,随着双歧杆菌、类杆菌和优杆菌的增加,链球菌也增多。
05断乳(大约1岁)后
随着食物的多样化,肠道菌群的多样化逐渐增多,也越来越复杂,向成人型菌群过度,在2~3岁时形成以厌氧菌占绝对优势需氧菌占劣势的稳定菌群,维持至青年及中年。进入老年期时,双歧杆菌数量减少,有害菌如大肠杆菌、肠球菌等增多,可能与肠道黏液的黏附力降低有关。
稳定的菌群形成以后,由于自然、生理、病理、药物等因素引起的菌群演变,称为次级演替,我们今后还会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