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梨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开课啦

利比亚世界杯世杯48时代世界杯主办权向发

2024年05月21日 雪梨资讯

记者寒冰报道 作为南美申办方的一员,被抛弃的智利怒不可遏却又无可奈何。在48队世界杯的天量主办成本面前,连世界冠军阿根廷都只能争取到1场揭幕战的微薄权益,还要付出随后不远万里飞赴西班牙比赛的代价。因凡蒂诺试图用分给南美1个庆祝仪式+3场比赛的方式,重新树立国际足联的绝对权威,打压欧洲和南美足联已经开始单独合作的苗头。

因凡蒂诺让第2届48队世界杯成功落在经济发达的欧洲,又没有让南美人丢了面子。但事实上,这也是非常明确的风向标。未来世界杯对于经济不够发达的第三世界国家而言,极大概率只能作壁上观。只有小概率基于因凡蒂诺的普惠原则,像对待南美足联一样,分出个别比赛给不发达国家承办,作为世界杯的普世象征。48队世界杯已经在世界足坛制造了主办国经济的“马太效应”:越发达的经济体主办概率越高,获益也越大;而不发达经济体主办概率趋近于零,在足球产业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也会越来越大。

自从布拉特开启世界杯大洲轮办原则,南非、巴西、卡塔尔这样的第三世界国家先后得到了主办世界杯的机会。墨西哥、埃及、摩洛哥、哥伦比亚、尼日利亚甚至利比亚-突尼斯组合都曾申办过世界杯,布拉特让世界杯的普世原则几乎遍布地球每个角落,让第三世界国家都看到了主办世界杯的希望。但因凡蒂诺时代,48队世界杯基本断绝了经济实力排名世界前20位之外的国家,申办世界杯的可能。

鉴于富有的能源出口国沙特大概率能拿到2034年世界杯主办权,未来相当长时间中东都很难再次主办冬季世界杯,世界杯的落地几乎毫无悬念只会局限在欧洲、北美和远东三大发达经济体。当然,也不排除澳大利亚与整个东盟联合申办的可能性,就像2007年东盟四国亚洲杯一样,彻底将世界杯的主办国分散化。国际足联甚至可能效仿2020年欧洲杯,未来将世界杯的申办彻底大都市化,搞一次整个大洲承办的世界杯。当然,鉴于经济基础和交通、食宿等现实问题,也只有欧洲、北美和远东可以符合这个条件。

总而言之,愈发追求商业化、流量化和经济回报的世界杯,更像是超大型的嘉年华。像远东、海湾地区以外的亚洲、非洲和中南美洲,这些经济和基础设施意义上的第三世界想要染指几无可能。规模越来越大的世界杯,初衷是让更多第三世界国家队有机会享受世界杯决赛圈红利,但它们却也因此基本失去享受主办世界杯经济红利的机会。对于因凡蒂诺的国际足联而言,这是一个充满讽刺的悖论。

管理学家

俏丽教师投稿

三角洲期刊

通讯世界杂志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