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克罗地亚橡树全世界都在为克罗地亚鼓
2024年06月05日 雪梨资讯
当他的田地被日光亲吻,
当他的橡树被狂风猛鞭,
当他亲爱的人步入天国,
他的心仍为克罗地亚打着节拍。
—克罗地亚国歌
7月15日23,2018俄罗斯世界杯迎决赛,克罗地亚2-4法国,遗憾错失大力神杯。我们对克罗地亚的印象或许只有1998年那支神奇之师,只有那身漂亮的红白格子球衣,只有莫德里奇、拉基蒂奇这些球星。但是神奇的克罗地亚人带给我们的不止这些。
足球背后的故事
1990年到1995年克罗地亚从南斯拉夫独立出来时克罗地亚人和塞尔维亚人之间因民族对立引发了战争,克罗地亚独立战争。克罗地亚人口从1992年到1995年之间从475万人减少到440万人,2003年开始则大约维持在440万人,迄今没有回复到战前的人口数。他们是自50年乌拉圭后参加世界杯决赛人口最少的国家。战争的发生的时间,正是这批克罗地亚球员的童年,他们都经历过战争带来的创伤。莫德里奇的祖父被叛军杀死,莫德里奇的父亲被强制征兵,几乎是以“抓壮丁”的方式,房子被焚毁,他在难民营待了七年的时光,而在这期间,他是在停车上踢球的,或许踢球的时候他可以暂时忘记战争的恐怖。和莫德里奇有同样逃亡经历的还有乔尔卢卡、洛夫伦、曼朱基齐、佩里西奇,他们的童年都有这样的经历——有家境好一点的直接前往国外避难,有家境不太好只有转移到相对安全的地方。洛夫伦独白式的《作为战争难民的岁月》自传纪录片里,讲诉自己幼年成为战争难民经历,和莫德里奇一样,足球场成为他唯一能够得到尊重的地方。曼朱基齐随家迁往德国的一个小镇,但后来他在身上纹身,提醒自己不要忘记这苦难的一切。迁往瑞士,并在那里长大的拉基蒂奇,在选择为克罗地亚效力后,他的父亲激动的痛哭流涕。在战争的阴影中,他们将足球作为自己的信仰与力量。
异常艰辛的决赛之路
克罗地亚近年来的青训问题饱受质疑。在此前法新社和克罗地亚本国媒体的报道中,他们都批评该国青训设施落后,基层教练水平止步不前,在梯队选材上存在腐败和黑幕的事件,不少小球员因无法向教练上缴更多好处,无法更上一层楼。用非常混乱来形容克罗地亚如今的国内足球现状一点不为过。即使在世界杯出征前,球迷们的最大愿望也是这支国家队输得越惨越好。“你们每一次失败,带给我们的都是不尽的快乐”,这样类似的横幅和涂鸦在克罗地亚国内比比皆是。垄断了克罗地亚球员资源的马米奇,还被球迷控诉操纵联赛,指挥裁判等等。如今克罗地亚足协掌门人,曾经的国家英雄,苏克也被批与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他们认为克罗地亚足协深陷腐败,不交钱的球员去不了国家队。
克罗地亚世界杯预选赛,克罗地亚与冰岛、乌克兰、土耳其、芬兰和科索沃分在同一组,从这一小组的实力看,克罗地亚实力占优,但是在世预赛中,克罗地亚却有些高开低走,前五轮世预赛,四胜一平。但是却接连输给了冰岛、土耳其,被芬兰绝杀扳平后,主帅察契奇被解雇,达里奇上任,在与乌克兰的生死战中获胜,获得附加赛资格,在与希腊的附加赛中一胜一平,惊险的获得世界杯入场券。他们也成了第二支获得从预选赛附加赛杀进世界杯决赛的球队。
奏响克罗地亚狂想曲
赛前不会有人相信克罗地亚会走到世界杯的决赛,他们的每一场比赛都是在上演奇迹。克罗地亚小组赛3:0力克阿根廷,小组第一出线,三场淘汰赛都打了加时,两场点球大战。33岁的莫德里奇、31岁的曼朱基齐、30岁拉基蒂奇,他们经历怎样的精神和体能的考验。
莫德里奇加时赛还能加速回防,性格内向的队长是用积极的跑动不放弃的精神带动队友,他的每一次触球、出球、盘带都是那样合理而优雅,在加时最后罚丢点球,却能在点球大战中勇敢的走上12码点并且罚进,他是真正的中场大师,获得金球实至名归。曼朱基齐是真正的战士,什么时候都能看到他充满斗志的眼神。还有总能神奇扳平的佩里西奇,拉基蒂奇、布罗佐维奇、莫德里奇组成的钻石中场,有情有义、在点球大战中力挽狂澜的苏巴西奇,“胜,不妄喜;败,不遑馁;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的达里奇,他们一起在俄罗斯的土地上,在亿万球迷注视下奏响了克罗地亚狂想曲。
觉得不错,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