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梨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经济频道

tst牵扯的明星张庭夫妇事件最初举报者李

2024年06月19日 雪梨资讯

张庭和林瑞阳夫妇打造的微商帝国吸金无数,两人的公司因涉嫌传销被查处而引爆网络。

据媒体报道,“TST庭秘密”运营主体上海达尔威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达尔威公司”)已被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认定构成组织策划传销违法行为,被没收违法所得1927.99万元,罚款170万元;因涉嫌传销,公司名下96套房产被石家庄裕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查封,价值17亿元。

“TST庭秘密”官网截图

最早介入并就此事向石家庄裕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起问询的,是李旭反传销团队。4月24日,天目新闻采访了团队负责人李旭,对方表示,目前仍在关注相关进展,但这只是他关注的成百上千个身边的疑似传销骗局中的一个,只是因为这个品牌牵扯到明星夫妇,所以大家的关注度较高。

接到“TST庭秘密”河北籍求助者信息已有一年

期待后续进展

“求助人联系我们的时候,只是隐隐觉得事情不太对,但不确定是不是传销。”李旭告诉记者,2021年4月,一名河北籍求助人联系到团队,表示自己在“TST庭秘密”已经做到了“董事长”级别,却越来越发现经营模式和传销类似,当时已经压了很多货,当初的投资无法收回。

求助人发来“TST庭秘密”的内部资料,记录了公司的红卡计酬模式,以及分级“拉人”购买商品返利的相关制度。由于证据充足,李旭建议她向相关部门举报,随后,该举报人向石家庄裕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举报,并成功立案。

李旭每天会收到数十起求助和近百例普通咨询,这只是其中的一件。但团队公众号刊发“TST庭秘密”涉嫌传销的文章,引起了媒体的重视,李旭也随之承受了从未想过的压力。

“我们平台的很多文章和视频都被删除了。”像以往一样,文章发布之后,李旭开始密集收到微信、短信谩骂,许多语句都不堪入目。但他觉得清者自清,被骂得越厉害,越觉得是戳中了他们的痛处。

图片来源受访者

为了为团队正名,2021年12月下旬,“李旭反传销团队”向石家庄裕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递交了一封查证函,要求查证TST是否涉嫌传销。随后,石家庄裕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回复称,该局已于2021年6月5日对上海达尔威贸易有限公司涉嫌传销立案调查,并逐级向上级报备。

“TST庭秘密”直到现在还有不少支持者,这在李旭看来,明星的光环是最大的原因。

“很多人会觉得明星收入又高又有这么多粉丝,骗我这点钱有什么用。”李旭告诉天目新闻记者,同时“TST庭秘密”也一直在调整奖金分配模式,在产品品控上和组织管理上相较其他微商传销品牌要优质很多,具有一定的欺骗性和隐蔽性。

揭秘网络传销“套路”:

立人设画大饼打感情牌都是基本操作

近年来,打击传销工作深入开展,引导居民了解反诈骗反传销的相关知识,但仍有受骗信息不时传出。

立人设,画大饼,是微商传销团队的“基本功”。“从新零售、互联网+、共享经济、区块链,到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没什么关键词是微商传销团队不敢用的。”李旭告诉天目新闻记者,微商传销团伙一方面给自己和项目加上“高大上”的头衔,一方面喊着励志口号,鼓励大家努力实现“经济独立”。再打出“感情牌”,频繁组织线上及线下聚会,营造大家都是“家人”的氛围。

很多受害者甚至在看到新闻、接到警察电话后,仍然不肯相信自己遇到了传销。

对于有些受害者而言,“烂脸”、囤了大堆产品却发现卖不出去,他们都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例如,大家用起来效果都很好,是不是我不适合这个产品?这么多人赚到钱,是不是我人脉不够广所以卖不出去?但他们一般不会认为产品有问题,甚至觉得对外卖得这么贵,自用享受代理商价格,一样省钱。

“微商传销模式离不开三个特征,即入门费、搭人头、团队计酬。”李旭强调,“吸金手段”分静态和动态两种,静态是打着投资的名义,宣称只要出资入股,以后每天都会升值,只涨不跌,稳赚不赔;动态则是发展下线,发展的人越多拿到的提成就越多。但各种套路都是“新瓶装旧酒”,只要符合三个特征,便是传销。

作为民间反传销人,李旭坦言和他的团队成员能做的确实有限,主要侧重于将所掌握的信息曝光。一方面可以给大家打一剂“预防针”,避免更多的人上当;另一方面,随着粉丝量不断增长,有些地方监管部门也会关注,希望可以引起各地的重视。

“如果说受害人材料充足,我们会像对TST事件对举报人一样,建议涉案人把证据收集齐全后第一时间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举报。有些模式涉嫌诈骗,也并非以销售产品为主,我们会建议他向公安局经侦经侦部门举报。”李旭表示,网友有任何疑问,可以随时通过平台咨询。

提醒:反传销,从摆平心态做起

2006年开始,买了电脑开始义务参与反传销宣传,建立博客和反传销网站,曝光各种骗局。十几年义务反传销,为何“用爱发电”?李旭跟记者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曾经他也是传销的受害者。2004年被骗加入过传销团伙,以为是发财的机会,却是一个包装精美的骗局。经济上的损失尚且可以承受,他至今无法原谅的是,当时拉自己的两个姐姐一起加入。

“没有经历过的人无法想象是受害人如何被洗脑,被骗是很难受的,骗你的人是你最亲近的人,这个打击非常大。而且,加入过传销的人有很多都有后遗症,很多人自闭多疑,不再相信任何人,甚至自暴自弃。”

因此,义务反传销,也是李旭自我救赎的过程。

李旭还给所有网友分享了反诈骗、反传销的温馨提醒:要坚守常识,知道天上不可能掉馅饼。投资有风险,声称零风险、稳赚不赔的项目100%就是骗局,不要过度迷信熟人介绍、专家推荐、明星站台等,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

大众商务期刊

交通科技与管理期刊

地产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官网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