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心育儿关于节约2024要节约家庭成本还
2024年06月19日 雪梨资讯
昨天,观看了罗振宇的跨年演讲《时间的朋友》,我发现好多企业,2023关注的问题都是“降本增效”。
2023年,钱难赚了,很多企业为了效益,在没办法增加顾客的基础上,只能“降本增效”,以此来提高利润。
其实,这样的经济形势,从2023的一些潮流风向,也可见一斑:
这一年,大街上的实体店,除了小吃店、理发店,其他的基本都生意萧条;
现在的年轻人,很有自己的个性。大学里流行穿军大衣、花棉袄了,羽绒服的生意不那么好了;
摆地摊做小生意的人,越来越多了;
最近,还有很多年轻人,收藏起了奶茶袋,用各式各样漂亮的奶茶袋,代替通勤包,便宜又好看。
年轻人也不再追求大牌的东西,那些奢侈品牌也受到了“冷遇“,年轻人觉得实用、漂亮即可。
一句话总结一下:以前人们把“炫富”当潮流,现在流行的是各种花式“抠门”。
谁也不想过这样的日子,但感受过失业的危机,承受过意外的袭击,我们才深刻地明白:比起买买买的畅快,握在手里的存款,才是我们最大的安全。
未来几年,我们无法预料会有哪些考验在等我们,作为一个家庭的“董事长”,我们能做的就是努力赚钱,想办法省钱,给家庭一份确定性。
说到“降低成本”,可能很多人都会觉得,自己的生活质量会下降。
如果只是降低生活质量来节约,那应该很简单,力所能及地“抠”就可以。
《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给我的一个重要启发是:降低成本,但不能降低体验感。
演讲中提到了一个例子:一个餐馆,舍弃了筷子的消毒、包装工序,上了一台筷子消毒机。当顾客自己从消毒机中取出热乎乎的筷子的时候,不仅更加放心,感觉也特别好。
这是成功的案例,生活当中我们要追求的也是“不降低体验感的节能”。
那么,如何才能在不降低幸福感的同时,“降本增效”呢?
01、吃得健康、舒适。很多人都喜欢吃外卖,因为外卖方便、味道好。
在现在的形势下,你体验到了赚钱的艰难,你就可以试着尽量不点外卖,自己买菜做饭。
为了增加美好的体验感,我们可以尝试学习做菜的技巧。
网上找一个视频,你就可以尝试各种菜的不同做法。同样的菜,做饭手艺高的人,家人吃起来会更加喜欢。
另外,自己做的菜,不但安全、放心,还更加健康,同时我们还能学到一门手艺,何乐而不为呢?
想想看,跟以前点外卖相比,你每做一道菜,都是在赚钱了,这不也是一种“降本增效”吗,你的动力不就来了吗?
很多年轻人喜欢收藏奶茶袋子,这个固然是另一种思维模式。如果不买奶茶,岂不是更省钱?
想喝奶茶,其实也可以自己做,你可以用好一点的原料,做成水果类的、牛奶类的,既满足了自己的食欲,又省了钱,多好啊!
02、穿得简洁、大方穿衣方面,也是如此。
不要重复买买买了,你要学习的是如何穿搭。
买一些不容易过时的颜色和款式,配上一些小装饰,围巾、耳饰等等,你照样可以穿得光彩亮丽。
家里现有的衣服,学习新的穿搭法,效果立刻截然不同。
03、住得温馨、舒适“住”的方面,那就更简单了,不要去追求房子的豪华、宽敞了。
再豪华的装修,过几年都会过时;再宽敞的房子,如果不收拾,照样塞满垃圾。
此刻开始,我们要做的事,就是收拾、营造舒适的氛围。尽量清理一些不需要的和万一以后需要的东西,把自己的房间收拾得干干净净的,那你每天都会很舒心。
喜欢浪漫的,还可以学习用旧物改造房间。
曾经看到一个视频,一个女孩,用几百块钱把三平方米的房间,改造得非常温馨、舒适。
生活的幸福与否,其实更重要的是品味。
04、行得环保、节能关于出行,很多人都有“滴滴”的习惯,手机上一约,的确很方便。
多余的时间,不是刷手机,就是打游戏。
那为什么不尽量试试“低碳”出行呢?
2023年,我的一个朋友一直践行“低碳”出行:2-3公里之内,选择步行;三公里之外,可以骑车就骑车,可以乘车就乘车。
选择这样的方式出行,再达成目的之时,还得到了锻炼。这样就不需要,晚上再抽出专门的时间去散步了。
双休日,我们也可以选择徒步周边旅行,带着孩子一起,既体验了生活,还锻炼了意志。
我还有一个喜欢旅游的朋友,他的生活方式也很值得我们借鉴。他和妻子退休后,没有买房车,也没有报旅行团。而是带上简易的行李,开着自己的车,在各地旅居。
每到一个喜欢的城市,他们就会在当地租一个小房子,然后和妻子在那生活一段时间,深度旅游的同时,还体验了各地风情的,钱也花得不多。这样的生活方式,真的很让人羡慕。
旅游,最大的收获是开阔眼界,体验不同的生活。
用著名影星秦岚的话来说:“住好酒店的经历,我们谁都不缺。出来旅游最重要的是不同的体验。”
是的,这个体验不一定要在高档酒店和美食上,更应该关注的是,不同风土人情和独特的生活体验。
05、学会记账以前,我从来不记账,总觉得该花的就花,不该花的我不会花。
后来,开始记账一段时间后,才发现了记账的好处。因为每记一笔账,就是在思考这笔钱,到底该不该花。
通过翻看账本,我还知道以前买了很多东西,都没有用。
如果不找出来,很多东西,都会过期。
你瞧,看似囤货,其实有的时候也是一种浪费。
学会存钱存钱的理念,一定要有。
存上足够的钱,你的未来才有保障。
我以前的做法是,把开销完后的钱存起来。后来看了《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我才发现,存钱也要有目标。
我们可以把每月的收入分成三部分:一部分用于存款,一部分用来投资,另一个部分用来改善生活。
具体的比例,可以根据每个家庭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这样有计划,有目标,就不会随便乱花钱了。
《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这本书告诉我们:有钱人并不是每天都大手大脚地花钱,他们也用优惠券,有的时候还比我们更节约。因为他们更喜欢用钱去生钱。
写在最后:畅销书作家乏味·艾克说:你管理金钱的习惯,比你拥有的钱财数目更重要。”
学会省钱,你省的是风险;学会存钱,你存的是保障。
人到中年,你作为一个家庭的“董事长”或者是“CEO”,你的责任和义务,就是带领你的家庭过上舒适、温馨的生活,同时还要有能力抵御“未来的风雨”。
诗人里尔克说:哪有什么胜利可言,挺住意味这一切。
2024,愿我们都能智慧地经营好我们的生活,以稳健的姿态,勇敢地迎接风浪,挺过风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