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脑育儿小贴士家中常见虚伪式教育父母以为
2024年06月19日 雪梨资讯
文/荔枝妈妈
婴儿时期孩子完全依赖父母生长,从衣食住行到思想上的变化,大部分都听从于父母,但是慢慢的孩子长大了,开始有独立的思想,科学育儿流行起来,父母也觉得应该尊重孩子,让孩子自由生长,但是总有一些父母,表面上表现得好像在尊重孩子,奇迹上是想用一种“虚伪式尊重”给孩子洗脑。
用所谓的“虚伪尊重”给孩子洗脑在超市看到这样一幕,一个宝妈领着十二三岁的儿子买饮料,妈妈问儿子想喝什么饮料,儿子说:“想喝碳酸饮料,可乐吧”,妈妈回答:“碳酸饮料喝了涨肚,一会你又要打嗝了,别喝了”。
然后又问了儿子一遍想喝什么饮料,儿子回答:“酸奶”,妈妈依旧反对:“酸奶又贵又不好喝,还不解渴。”
然后再次问儿子想喝什么饮料,孩子说:“那就来个功能饮料吧”,妈妈的虚伪式尊重再也绷不住了:“功能饮料有什么好的,你现在又不累。”然后拿起一瓶果汁就去收银台结账了。
从头到尾妈妈只想让孩子喝果汁,表面上给了孩子3次选择的机会,但是结果不是她心中所想的,她是不会同意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虚伪式尊重”。
分析:
妈妈以为孩子什么都不懂,给了他选择的机会,但其实孩子什么都懂,上述男孩3次都没有回答出妈妈想要的答案,很有可能就是想跟妈妈反着来,以表达自己的不满。
“虚伪式尊重”在很多家庭中蔓延,就比如说,孩子相中了同学的书包,跟妈妈说也想要一个,妈妈会满口答应着给孩子买,等到了商场,就会开始介绍旁边那个便宜的书包,怎么怎么好,怎么怎么合适,最后还会说一句“你要真想买那个也可以。”这个时候孩子回应一句“哪个都不想要了”是妈妈最想要的结果,但还会说:“我是真心想给你买的”。
这一系列对话就知道妈妈对孩子的尊重究竟有多虚伪,可笑的是,家长还拿这种虚伪式尊重引以为豪,浑然不知根本没有给孩子洗脑成功,孩子也很无奈,不忍拆穿而已。
“虚伪式尊重”有哪些影响?一:孩子不在信任父母
父母把尊重孩子当成一种形式,只是问一下孩子的想法,但孩子的意见根本不重要,最终结果还是按照父母的想法去做,说白了,父母把尊重孩子变成说服孩子的过程,我不强制你去做,会走一个形式,最后将孩子推上父母心中的既定的目标。
一次又一次的“假尊重,真说服”,慢慢消耗掉孩子对父母的信任,最后孩子再不相信父母的“鬼话”。
二:孩子叛逆
父母多次“虚伪尊重”后,孩子就不会再上当了,知道父母的目的后,孩子叛逆心理作祟,就会跟父母反着来,不往父母既定的目标去。
怎样做到真正的尊重孩子?一:答应了就要做到
父母经常用“我知道了”“放心,爸爸会给你买的”这样虚伪的尊重回应孩子,但是每次都做不到,次数多了,孩子也就不再相信了,所以想要孩子日后尊重父母,那父母答应孩子的要求一定要做到,做不到的就不要轻易许诺。
二:告诉孩子实情
有些父母是为了面子,一个孩子喜欢的东西,价钱不符合家庭经济情况,有更便宜的代替,父母觉得直接告诉孩子没钱很没面子,就会先答应孩子买贵的,然后试着说服孩子那个便宜的有多好。
其实大可不必,实事求是告诉孩子会更好,孩子接受度更高,以后也不会再向父母要不在能力范围的东西。
你的家里有“虚伪式尊重”欢迎留言交流分享。
我是一个萌娃控,和我一起关注儿童心理,一起解读成长的那些烦恼,如果你在我的文章中找到了共鸣,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我,把我的文章分享给更多的人吧。
注:(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父母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