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梨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台湾杉

养猫之后多久没有老鼠养猫城市化的结果就是

2024年11月14日 雪梨资讯

1.

夏天的一个晚上,发现小门处有一大堆蚂蚁,有点诧异。很少见到在这个地方有这么一大堆蚂蚁。拿着扫把把蚂蚁扫出去。

这时记起有句谚语: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

我猜应该是要下雨了。天气旱,雨水很少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

果然到了第二天的中午,就下起了倾盆大雨。

这时不得不佩服蚂蚁这种小动物,嗅觉灵敏,本能高强。在蚂蚁世界没有天气预报这回事,但是它们清楚知道天气要发生变化。这么不起眼的小动物,我们也不必担心会受到水浸。

它们有生存本领。

2.

家里养猫,从小到大,成长得挺好。除了关注它的食物,其它如便便也无需打理,它自个会跑到外面解决。这是一只乖巧的猫。并不需要搞什么特别的关照。抓老鼠是个能手。

从电视上了解到,原来猫有人是这样子养的:帮它刷牙、剪指甲、穿衣、梳洗等等,完全是人性化养猫。当成宠物来养了。乡下养猫主要还是希望它能来抓老鼠。

如果给猫洗澡,就会把猫的威慑力弄没了,不会抓老鼠呢,这是一个避忌,城里的人不知道这个常识?或者没有要求猫抓老鼠?只是要求猫和老鼠和平共处,因为这是一个很好的视频题材。

这是违反猫的天性的。

养猫城市化,老婆有时会犯这个错误。猫平时吃现成猫粮,有时也弄点猫鱼。这时老婆经常叫我把猫鱼弄小块一点,我说:“如果需要这样做的话,可能这个世界上早就没有猫了。”

动物有其出色的生存本能,蚂蚁会预知天气,猫会啃食食物、消化食物,抵抗寒冷等。人大可不必多虑,更不必烦扰,相安无事最好。

3.

动物不必担心,植物呢?

柳宗元有篇文章,名叫《种树郭橐驼传》,介绍一个善于种树的人的故事。郭橐驼种的树,移的树,无不活,果实好又多。有人向他请教方法.他说出原因:

“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萌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蚤而蕃之也。”

很多人去偷师,但是没有达到那种效果,是什么原因呢?

“他植者却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已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这位植树高手的方法,不过是顺木之性(本能),不害其长而已。即“无为而治”。

别人植树不如他好,基本功做得不好,或者太多事,伤害了树木的性能,影响成长。

柳宗元借种树来比喻管人(治理)。

4.

伊索寓言有一个故事,叫《两个小猴》:

据说有一对猴子,同时生了两个小猴。母猴对其中一个特别疼爱,加以精心喂养;却对另一个十分讨厌,压根儿不予理会。没想到天命难违,那个备受母亲关爱的小猴,被紧紧搂在怀里,活活给闷死了;而那个被不闻不问的小猴,反倒安然无恙地长了。

5.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木树人,一个道理。

只要顺其自然,动物和植物都会生长得很好,人不也是这样吗?过多的干预和宠爱,有时候就是一种危害。

一位大小姐,四十多岁还没有出嫁。上班就在家附近,每天的午饭,是上了七十岁的老爸或者老妈从六楼走下来,送到她的手中。

同事有点看不过,她说:“有爸妈送饭是一种幸福。”

慈母败儿。

过于宠爱的结果,大人累倒,小孩永远长不大。

6.

附:

《种树郭橐驼传》注解:

“我郭橐驼不是能够使树木活得长久而且长得很快,只不过能够顺应树木的天性,来实现其自身的习性罢了。

但凡种树的方法,它的树根要舒展,它的培土要平均,它根下的土要用原来培育树苗的土,它捣土要结实。

已经这样做了,就不要再动,不要再忧虑它,离开它不再回顾。栽种时要像对待子女一样细心,栽好后要像丢弃它一样放在一边,那么树木的天性就得以保全,它的习性就得以实现。

所以我只不过不妨碍它的生长罢了,并不是有能使它长得高大茂盛的办法;只不过不抑制、减少它的结果罢了,也并不是有能使它果实结得早又多的办法。

别的种树人却不是这样,树根拳曲又换了生土;他培土的时候,不是过紧就是太松。如果有能够和这种做法相反的人,就又太过于吝惜它们了,担心它太过分了,在早晨去看了,在晚上又去摸摸,已经离开了,又回头去看看。

更严重的,甚至掐破树皮来观察它是死是活着,摇晃树根来看它是否栽结实了,这样树木的天性就一天天远去了。虽然说是喜爱它,这实际上是害了它,虽说是担心它,这实际上是仇视它。所以他们都不如我。我又能做什么呢?”

华章杂志社

文存阅刊编辑部

看历史期刊

今商圈

时代报告杂志社

尚舞期刊

消防界期刊官网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