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仁路里养狗的多不多呀一个驻村女编辑的扶
2024年11月14日 雪梨资讯
开篇语
2020年四川省脱贫攻坚奖获奖名单公布,红星新闻网员工、成都手机报编辑、简阳市东溪街道龙溪村第一书记孙瑞娟获评先进个人。
2018年6月,孙瑞娟经成都传媒集团选派,担任简阳市平泉镇龙溪村驻村工作队队员。2019年6月,孙瑞娟改任龙溪村驻村第一书记,发展柠檬产业、养柠檬鸡、种非洲菊、办龙溪书院、直播带货,摩托书记、带货书记、售后书记……她的称呼越来越多。孙瑞娟说自己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而已。驻村期间,她走遍了龙溪村的山山水水、家家户户,在龙溪村的土地上洒下了辛勤的汗水,留下了对群众的深厚感情。“这一生,龙溪村就注定是自己的第二故乡了。”
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目前已到年尾,龙溪村村民生活有着怎样的变化?孙瑞娟写下了她的亲历亲见和所做所想。本网部分选登,让我们跟随她的笔触去看看脱贫攻坚一线鲜活、感人的故事,看看昔日旧村今朝新貌吧。
一个驻村女编辑的扶贫手记①
神奇的柠檬园,丰收和希望同在
12月8日 星期二 晴
眼下,正是柠檬采摘的季节。置身于800亩柠檬林的龙溪村被清淡的柠檬果香环绕,连呼吸都是一种享受。
龙溪村柠檬园
一周前,西南民族大学几位大二学生通过抖音号联系上我,说她们看了新闻了解到龙溪村脱贫攻坚的故事,想到村上实践调研。今天,我要去贫困户樊群花家安排宰杀配送柠檬鸡一事,还要到柠檬园录制直播,便约了同学们上午一同进村。
林下养鸡,了却心愿
来到樊群花家,她正在烧水准备给鸡褪毛,见我到来迫不及待地说:“孙书记,昨晚仔细数了,今年800只绿壳蛋鸡只剩四十来只啦,辛苦你帮我们卖了!”“是咱们的柠檬鸡品质好,回头客多,品牌树立起来了,你又养的这批瑶鸡过年出栏也不愁卖!”樊群花爽朗地笑了起来,引得大家也都展露笑容。
西南民族大学学生跟贫困户樊群花交谈
看着柠檬林下飞来跑去、打斗追逐的柠檬鸡,来调研的学生围着樊姐问养鸡的事情。她边忙碌边笑说:“养鸡是孙书记帮我找的赚钱门路。当初她让我养我还不敢养,没规模化养殖怕养不好,也怕卖不出去。孙书记一天跑几趟,帮忙打整鸡舍、找技术员来给鸡看病、教我们开直播宣传。刚开始还要喊我招呼着家门口的狗,后来像走大路,来时狗都不叫唤了。”说完又自顾自地哈哈笑起来。
农村家家养狗,入户走访时“打狗棍”似乎是必备,被她这么一说,我也忍俊不禁。
确实,扶贫就要鼓起村民的“钱袋子”。龙溪村有800亩柠檬林,面对天然优势,如何在绿水青山中生态富民呢?我一直在琢磨。经过反复考察取经,证实柠檬树下养鸡既不伤树皮也不伤果子,合理养殖密度下,能形成立体生态循环农业。
贫困户樊群花的老公因车祸腿受了伤,上有90岁老父亲,下有三个男孩,两个在读书,靠房前屋后种菜、养点家畜生活,很拮据。在我反复劝说下,樊姐终于答应,成了首批试点养殖户。
下地平整鸡舍的孙瑞娟
2020年1月初,第一批鸡终于出栏。我给这种闻着柠檬香,喝着露水,吃着毛毛虫和粮食的土鸡,起了一个特别的名字“柠檬鸡”。因为品质好,除了提前认购的,剩下200只鸡一周之内全部售罄,樊群花领到分红1万多元,大家都备受鼓舞。
樊群花喂养柠檬鸡
2020年2月,樊大姐主动当起了老板,在驻村工作队的协助下,养了800只绿壳蛋鸡;4月,龙溪村集体经济养殖1500只崇仁麻鸡,聘请樊姐来管理,每月工资3800元;10月,樊姐又养了200多只瑶鸡。谈及希望,樊姐说,今年养鸡多收了6万元,孩子们一直想买台电脑方便学习,这下能如愿了。
柠檬园里的欢声笑语
来到柠檬园,这里已热闹非凡了。龙溪村勤劳的村民天灰灰亮就穿梭在柠檬林里,鞋子、衣服、指尖掠过露水,他们正熟练地采摘柠檬。“放果子时轻点儿、轻点儿,别磕碰了!”柠檬合作社老板清脆而响亮的喊声划过空中,村民来回搬运柠檬果的脚步声又激起柠檬林下柠檬鸡的一阵骚动,扑棱着翅膀奔向远处。
“呀,这就是柠檬花?!我第一次见!”学生惊喜地拿出相机拍照。正用手机开抖音直播的我也跟直播间的粉丝们介绍:“是的,柠檬树很神奇,粉色的花苞却开出白色的花瓣,而且边开花边结果,一年收三季,产量很高。”“今年因气候原因,柠檬果有点减产,只有100多万斤,不过价格还不错,出口、零售、批发都比去年高了不少,能卖两三百万吧。”一旁称重记账的柠檬老板乐呵呵地说。
村民采摘柠檬
柠檬合作社2014年引进来,老板说,当时看中了这里丰沛的龙溪河和便利的交通。“要想富,先修路。”龙溪村被划定为省定贫困村,政府给予300多万元帮扶资金,修建了27公里的村道、社道、生产便道和入户路。道路修通后,产业进来,这个小村庄由内而外活泛起来。
说话间,年近70岁的贫困户张世清背着一筐柠檬从林子里钻出,见到我忙笑着打招呼,被晒黑的脸上露出抽叶子烟泛黄的牙齿。我把直播镜头转向了张大爷。“您这一框柠檬五六十斤吧?身体吃得消啊?”“做惯了,闲不住!政府帮我们,我们也要自己干啊!”“一天能赚多少钱?”“一百多块吧!”“得背20多筐啊?”刚刚过完秤的张大爷利索得把柠檬倒车上之后,没等回我话就又钻进了柠檬林。合作社老板在旁边笑了起来:“大家都忙着赚钱,没空搭理你呢!跟你扯上十分钟就少赚几块钱咧!张大爷勤快又实在,一年能挣小3万!土地费还有3000元!”这着实让我吃惊不小。
摘收柠檬的村民开心地笑着
此时,三社村民赵慎平肩背一筐柠檬,手提一筐柠檬从林子里钻出来。我惊讶地问:“赵姐,这么卖劲啊?”“哈哈,儿子上大学,一年学费19700元,不卖劲能成吗?”旁边的村民接过话来:“那是要用劲干!今年村里就考上俩大学生,你赵姐家的考得最好!”赵姐一听,又哈哈笑起来,这笑得是那么自豪和幸福。
而此刻,我的小屏幕里聚集的粉丝也越来越多,大家被这柠檬园里的笑声吸引,询问柠檬鸡、柠檬果的,表示要来现场体验的,如同柠檬园一样热闹。今日下单近50个,也是小小的收获。
摘收柠檬的村民开心地笑着
得知来实践调研的是大学生,柠檬老板稀罕地说:“小娃们能干!”说着特地捡了些品质好的柠檬送给大家。阳光下泛着金黄的柠檬果是老板的寄托,更是村民生活的保障。
学生们在柠檬园里合影
建起新房,建起希望
去入户走访的路上,我给学生们讲述龙溪村特色产业、龙溪书院活动、龙溪河的传说、清代石板桥的历史、村民的勤劳淳朴……经过一栋红顶白墙的二层小洋楼,我特地介绍:“看,这是今年村民新修的房子。”背靠青山、面朝龙溪河,站在房子二楼,苍翠的柠檬林、清澈的河水以及河边的亭阁、游步道、格桑花、垂钓的游人尽收眼底。“能不能租下来当休闲之所?”学生问。我默想,被定为简阳市空天产业园“后花园”的龙溪村,会有这么一天。
杨建勇大哥的新房子
其实,像这样的房子,2016年“户脱贫村摘帽”的龙溪村鳞次栉比,是龙溪村村民在国家政府、帮扶单位、社会各界人士的帮助下,用勤劳的双手奋斗出来。而这新修的房子的主人杨建勇更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他说,“明年雄安新区那边要新修地铁,如果村民信得过我,我愿意带领大家一起干,一起赚钱。”但他心中埋着家的念想,便花了30万修房子,想等村里的旅游条件成熟了,回家发展。
龙溪村柠檬园及鳞次栉比的村居
听我兴致勃勃地介绍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学生问:“听你讲的尽是美好。这里成了你割舍不下的地方了吧?”说完哈哈大笑。我一下怔住了,从2018年6月驻村到现在,两年多了,我不知不觉,已投入了太多的情感。
嫁给一条河的赵姐笑了
从杨大哥家出来,已是村民中午收工的时间。路过赵姐家,她正在做饭。修了两层的房子格外宽敞,屋内墙上贴满了儿子的奖状。见我们到来,她乐呵呵地迎我们进去,不好意思地说:“上午忙,没空招呼你。”我问她:“一天柠檬摘下来,腰酸背痛吧!”“能不痛吗?但两天一领工资也高兴呀!自己没多少文化,只能多干体力活供孩子读书,还是读书才有希望。”问及生活状况,赵姐说,现在土地流转了,能收土地租金,还可外出打工,比之前好太多了,“以前那才叫个穷呢,嫁到这里就是嫁给了一条河。”
夏日的龙溪河
冬日的龙溪河
看我们很诧异,她解释说,“家里穷得叮当响,村里没修路之前,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能说得上的就是村里那条河了,方便灌溉、洗衣、洗菜。”
村民在河边洗衣
现在,龙溪村的村民依然保留着河边浣衣洗菜的生活方式。勤劳善良、真实而努力生活的村民如同龙溪河那般纯净,如同柠檬树那般神奇,一边是丰收,一边是希望,总能给人惊喜。愿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平安喜乐,越过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