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梨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小米装修

法庭宿舍养多少狗乡镇法庭印象亲朋好友陪开

2024年11月14日 雪梨资讯

直到今天我仍然清楚地记得2009年刚到五塘法庭时的情形,虽然来时对这个条件最艰苦、距离最远的法庭有一定思想准备,但走进门的那一刻,映入眼帘的一切仍使我有些措手不及,没有脑海中那种高大上,地处两个养猪场之间的法庭不时飘来阵阵猪粪气味和杀猪声,苍蝇随时准备把你包围。(方圆公众号:fangyuanmagazine)

我告诉自己,这便是真的基层了。“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法庭虽然简陋,但人心思齐、人心思进、人心思干。庭长才哥,和蔼可亲,没有一丝领导架子;谢副稳重全面,是全庭疑难案件办理的定海神针;老狼身兼司机财务,更是烧得一手好菜;小袁是全庭唯一女性,温婉如玉,办案干脆利落,更是我的入门师傅。大家其乐融融,精诚团结,战斗力在全院亦是前列。

乡镇法庭的离婚案

乡镇法庭的工作没有惊天动地、轰轰烈烈,有的只是琐碎和充实。

由于人员问题,在乡镇法庭一切案子上的事情都要亲力亲为,一件案子要正常流转首先就要面临送达难的问题。由于农村习俗问题,当事人普遍存有家丑不可外扬的心理,对待法院送达的诉讼材料较为排斥,当事人和家属往往并不配合,在送达阶段便对法院抱有情绪了。特别是在离婚纠纷案件中,诉讼材料送达更是困难,好不容易完成送达,开庭过程又是剑拔弩张,火药味十足。往往是两个家庭、两个家族的人牵扯其中,亲朋好友陪同开庭,似乎要在气势和言语上胜过对方。

如果考虑到案件情况不允许陪同人员旁听,他们就会怀疑法官的中立性。调解更是尤为困难,当事人在陪同人员的情绪调动下很难冷静,调解未开始便吵成一团,法官言语之间或者行为稍有不妥,迎接你的便是当事人和家属的狂风暴雨。

常规案件,说实话当时内心对离婚纠纷案件还是挺忐忑的,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何况我是一个毫无婚姻经验的未婚青年。

经过人民陪审员、庭前法官两次调解都没有成功,只能开庭。按照程序,我首先进行调解。女方作为被告首先发难,历数结婚后的奉献以及男方的“斑斑劣迹”,男方也不甘示弱,针对女方的指责一个个回击。陪同人员更是无视法庭纪律,站在各自的立场“推波助澜”。这个场景相当于双方对过往婚姻生活的辩论总结,美好幸福、花前月下的时刻肯定是不会摆上来说,说了也无益,有的只是对方身上的缺点。(方圆公众号:fangyuanmagazine)

有时我也理解他们,生活中的小矛盾得不到对方的及时回应与理解,最终导致双方不愿沟通、不会沟通、不能沟通,堆积起来压抑的情绪也需要释放的空间,这个时候一味干预只能让他们更加失去理智,适当地倾听更利于知悉双方之间的矛盾症结所在,法官可以从中寻找恰当的切入点来解决问题。

在有旁听人员参与的情形下,调解肯定是没有效果的。在征求双方当事人的意见后,我便让陪同旁听人员退庭,期望当事人可以冷静下来,回到正常解决问题的轨道上来。

初战告捷

从当事人的眼神中,我感觉到他们对我这个“80后”法官带着些许怀疑乃至不屑。在庭审中,当事人对我的问话也是一副不配合的姿态,我心里有些窝火,但我并没有放在脸上,针对双方的争议,我搬出法条,然后逐字逐句解释给他们听,慢慢地他们态度缓和了,交流也顺畅了,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努力,双方终于达成合意,我人生第一个主办的案子以调解结案的方式解决,初战告捷。

此案过后还有一个花絮,一天早上我搭三轮车去上班,到了法院门口,开车的大姐对我说:“王法官,我认识你,你前段时间处理我友女(当地方言,好朋友的意思)的离婚案子,我也去了,友女很满意,车费6块钱你给我5块钱就行了。”男方的工作也是开三轮车的,一次在街上遇见也主动和我打招呼,不再有开庭时的愤怒,就像老朋友一样平和的打了一声招呼。

办过各种各样的案子,也遇见过形形色色的当事人,好多记忆已经模糊,已经记不清开庭时的模样,但再次以这种方式相遇,也算是对我工作的肯定吧。慢慢地我也找到了自己的工作方法,看着一件件案子在我手上解决,那种兴奋劲无以言表。(方圆公众号:fangyuanmagazine)

送芒果的老大爷

法庭宿舍前面有一片小果园,里面种了两棵龙眼树、两棵木瓜树、两棵杨桃树、两棵芒果树。至于为啥都是两棵,我至今也没搞懂。后来庭长带领我们搬了些砖头把小果园围起来,里面养了四十只鸡、两条狗,但成活率那就“惨不忍睹”了,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要说小果园里我最喜欢的水果,非芒果莫属,青色的外边,其貌不扬,但果肉清爽甘甜,香气诱人,更是门卫老韦做鱼生酸野必备原材料。2013年8月的一天早上,刚上班就发现办公室桌子上躺着几个芒果,我以为是法庭里种的芒果,门卫老韦却告诉我是一位老人特意送过来的。我仔细思索,才想起原来是他。那是一个炎热的中午,南方湿热的天气,在室外就是不动,也会汗流浃背,这种时刻也很少有当事人来法庭办事,在没有开庭的时候,这种天气正是静心处理案子撰写裁判文书的好时机。

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人走进了我的办公室,看起来老人有七十来岁的样子,岁月的沧桑压弯了他的脊梁,汗水已经湿透他的衣衫。可能天气很炎热,也可能办事不顺,老人很着急的讲着壮语,说了半天我也没听明白他的意思,作为一名外地人,我对壮语还停留在半懂不懂的阶段,而我说的普通话老人也听不懂,我就赶紧喊老韦过来翻译,这才明白老人是想办个残疾证。

也许是老人去镇政府没有表达清楚,以为他要诉讼,政府工作人员就让他到法庭来解决。了解了事情的原委,明白了老人的诉求,就赶忙让老人坐到椅子上并倒了一杯水,并招呼老韦陪着老人说话聊天,安抚老人情绪。

虽然办理残疾证的事情并非法庭受理范围,我也从来没有经历过这种事,也不懂如何申办,但看着老人着急的样子,我也不忍心拒绝。

我并没有让老人再次去找政府相关部门解决,放下手头撰写的判决书,就辗转打电话到民政、政务服务、残联部门咨询了办证所需的材料以及程序,并替老人写了一份申请书,详细地跟他讲了到哪里办理、如何办理。(方圆公众号:fangyuanmagazine)

送走老人的时候,他不停地向我道谢,我原本以为这不过就是举手之劳,一件很普通平常的小事,也是乡镇法庭日常服务群众的分外之事而已。没想到老人却专门送来自家种的芒果表示感谢,对自己来说这不过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老人的举动着实让我有些感动。

由于工作需要,我离开过工作多年的法庭,现在又回到曾经熟悉的法庭。回想起这一段经历,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你付出多少真情,生活就会给你多少回报。(作者系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兴宁区法院五塘法庭法官)

编辑丨肖玲燕 设计丨刘岩

文丨刘星

购买《方圆》人物版10月刊

文化产业版面费

才智网站

大科技版面费

石河子科技杂志

新一代杂志官网

中国储运

人才资源开发网站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