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梨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血糖测试仪

明星们买不买保险王凯的手投保3600万为

2024年12月20日 雪梨资讯

文/关小俗

最近一则关于客死伊朗他乡的伤心人因保险理赔遭遇冷眼痛上加痛在微博曝光,将中国保险业龙头中国平安推上了风口浪尖。

去伊朗前,事主的父母购买了中国平安的境外险,其中明确包含紧急救援和遗体运送。但事故发生后,事主找到中国平安,希望他们能联系到自己的父母,平安客服回复称会短信告知接下来的解决步骤,但事主并未收到所谓的短信指导。随后,同事再次帮她联系了中国平安,被对方告知须自行与中国平安委托的欧乐救援联系。在事主联系到欧乐救援后,对方要求她提供死亡证明、当地警方报告才能处理她母亲的遗体。她提到父亲脊椎受伤,急需转院,欧乐则要求她提供父亲的病历。“在父亲最需要救治的黄金时间里,欧乐除了反复要求已经回国的事主提供伊朗当地的各种文书,没有做出任何救援行动。

其实,这真的已经不是一次两次关于保险业失民心的报道了,尽管目前平安已经进行了道歉并积极回应等常规公关危机的处理流程,但不置可否的是,这一波保险公司又将流失了多少想要投保的国人。

人人都在说所有的保险公司都是骗子,投保时满脸堆笑,理赔时各种推三阻四,很多新闻听起来都让人气愤。

就当大多数人都恨不得奔走相告保险公司是骗子时,只要你留意,你就会发现,娱乐圈最不差钱的明星很多都有买保险。比如比较有名气、投保金额较高的明星随便举例就好几个。

香港明星容祖儿为自己的声带投保5000万港币,相当于4400万人名币。

拍戏从不用替身的谢霆锋,剧组为其投保6000万港元,约合5000万元人民币。

谢霆锋

因主演《伪装者》和《琅琊榜》而大火的王凯,因其给360手机代言,360大佬周鸿祎为王凯双手投保3600万元。

王凯

而某档真人秀栏目中,节目组为范爷投保巨额稳妥,一旦脸部受伤,赔偿金达到了一个亿!

范冰冰

天哪!怎么会买这么高额的保险?还都是这么精准的“器官”。至于哪位明星私下买了多少保险,这属于隐私,我们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明星买保险的人数不占少数。大家会问,这么不差钱的群体一投保肯定是超大额,难道不怕保险公司不赔吗?不是保险公司都是骗子吗?为啥众明星如此热衷呢?为啥明星和普通百姓对保险的意识差别这么大呢?

首先,谁是买保险的主体。不难看出,很多给明星买保险的不是商家就是剧组,这些都是经纪人事先谈好的,对明星多一份保障又不需要自己出钱,当然保额越高越好,凡事总有个意外,尤其是众所周知的selina和俞灏明在拍摄《我和春天有个约会》遇到爆破的意外,几乎中断了演艺事业的案例。但即便明星们自己花钱投保,比起金钱他们更在乎的是意外。但老百姓不同,都是自己的血汗钱,生活压力已经够大了,除非对保险有足够的意识,否则不是谁都有“闲钱”用来买保险,尤其是现在保险一买就是十年、二十年起,在这赚钱不易的时代,普通老百姓自己花钱买保险一定会三思再三思。

其次,遇到理赔难怎么办?尽管买了保险但没有人除非骗保的希望出事,都是抱着花钱买平安的心态。如果一旦出现需要理赔的事情,明星们肯定无需担心,他们本身就是名人就是保险公司求之不得的最好的招揽生意的宣传案例,无需明星出面,立马就有保险公司笑脸相迎主动登门理赔,但老百姓就就很难有这样的待遇,如果都一视同仁,干嘛保险业界的口碑在社会会如此之差?甚至有网友一针见血地指出——“协议那么多条条框框最后无非就是告诉你这个不能理赔,那个不能理赔而已”。一介草民哪来的那么大的影响力,好在现在有微博这样的平台,很多保险公司迫于口碑和名誉的压力快速进行危机公关,那如果有百姓不懂微博这些平台呢?本来需要理赔的时候一定是遇到了很让人伤心的事情了,再遭遇理赔的种种困难,这种愤怒是双倍的。

有人说,保险公司也不容易,毕竟很多起恶意骗保事件也伤害了保险公司的感情,但骗保毕竟是少数,不是所有人都觉得钱比命值钱,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没必要因几个老鼠屎就坏了一锅粥。如果将各大保险公司客服及理赔的服务态度上升到客户投保时的微笑服务是不是能缓解很多?

最后,一年一变的保险种类和金额。诚然明星有钱,投保金额毕竟远小于理赔金额,面对各家保险公司每年花样翻新又与时俱进的保险品类,完全可以应付得来,但普通百姓显然就不同了。绝大多数家庭终身只会选择一家公司的一款产品进行投保,毕竟一缴费就需要十年二十年,每笔费用价格都不菲,且投保人年纪越大投保费用越高。但问题出现了,原来每年保险公司的产品都不一样,比如重疾险,十年前可能大部分重疾险仅包括三五十种,十年后重疾险扩大范围到一百来个险种,最要命的是,当初你投保的那些大病目前十几年后都有了更新,可能当初投保的病不是现在最经常出现的大病了。说白了,你之前投保抗风险性变弱了好多。更何况,几年前是要花钱买的意外险,这些年竟然买其他险种就赠送了……

比如我自己。十年前因为工作原因经常出差,生怕哪天折在飞机上,就为自己买了一份某大公司的意外险,每个月200元,保额十万起,需要缴纳十年保十年,二十年后返本。我当时货比三家后,觉得这款产品实在太划算了,立马投保。哪想到从几年前开始,很多保险公司不仅赠送了高额意外险,也有很多产品一年投保2000元,保额高达上百万,而我同样也是一年2400元哪,才十万元。我肯定是后悔了,早知道这样我何必费这个事,每次乘飞机前花20元买个保险也比这十万元的保费高吧。所以,每每和三五好友闲聊,说起买保险这事,大家都有我这种感觉,都觉得买啥都后悔,买啥都不对,如果遇到理赔难,需要证明亲属关系,开具提供各种可能很难办理的证明时,是不是还不如当初不投这笔钱?

所以也不乏很多人在说,努力赚钱,自己生病自己兜着。投保的几十万用来看病,看不好的病也无需再看了,也就认了。

这就是保险业和大众的悲哀,其实有份保险本是好事,在欧美国家,保险是一个家庭资产必选项。其实国人也明白,但还是回归那句话,有钱人不在乎这点投保钱,但绝大多数的穷苦大众确实在乎。目前国内除了车险理赔越来越规范,但其他险种实在套路太多。如果哪天保险公司彻底想明白这些事,用实际行动和条款来缓和目前保险公司和大众的矛盾,确实是为大众做了一件大好事,但保险公司毕竟不是慈善家,有些路任重而道远。你们觉得呢?你买过保险吗?欢迎留言讨论。

(不一样的视角看娱乐,给你精彩让你嗨!欢迎关注原创号蜗牛娱乐话。本文为蜗牛娱乐话原创出品,未经授权请勿发布。文中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官网

今日自动化杂志社

时代报告杂志官网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