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热息痛养花阿司匹林的前世今生
2025年02月18日 雪梨资讯
上次说到了“走下神坛”的阿司匹林,它“神”在哪儿呐?
➤➤据说......
阿司匹林真的那么神嘛?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阿司匹林的“前世今生”。
阿司匹林的”前世“阿司匹林,最早我们是不自觉地应用。
那时,柳树皮经过处理后,会有一些淡黄色或者是白色的粉末,叫水杨酸。
当时的人用它来止痛。
阿司匹林发展史
从此以后,阿司匹林就有了广阔的舞台
它对风湿病、各种疼痛的疗效特别好。
但是为什么现在治疗风湿性疼痛不用阿司匹林呢?
因为阿司匹林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可能引起胃溃疡,严重时甚至胃出血。
一般服用阿司匹林剂量都很小,但抗风湿治疗时使用的剂量较大,更容易引起胃溃疡和胃出血。
➤治疗风湿病的同时还会引起胃出血,那谁还敢用呢?
该怎么办呢?所以,科学家开始思考:如何能找到和阿司匹林一样既有抗风湿、止痛的作用,但同时副作用较小的药物呢?
首先找到一种药叫“对乙酰氨基酚”,它有一个通用名叫“扑热息痛”。
使用时发现,止痛效果与阿司匹林相当,但是抗炎作用特别弱。
也就是说,关节红肿热痛,服用阿司匹林就可以解决;而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疼痛解决了,红肿热却没有解决。
但对乙酰氨基酚的好处在于对胃的伤害小。
所以后来它成为一种感冒药,可以止痛,但不引起胃肠道副反应。
还记得“对乙酰氨基酚”嘛?来复习一下“感冒药盒上的那些字”吧~
>>小小感冒药 吃错会伤身
科学家们继续寻找,找到了其他药,包括萘普生、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
发现这些药物可能比阿司匹林的止痛效果更好,副作用更少,但长期应用还是不能避免对胃的副作用。
于是,科学家们开始研究如何解决对胃的副作用。
从机理上研究发现,这一类药都是抑制了人体的一个系统—COX 系统,减少人体前列腺素的合成。
前列腺素是啥?
崔医声:前列腺素可不是前列腺产生的激素哦~
前列腺素是引起炎症和疼痛最主要的激素。
当抑制COX 系统,前列腺素合成减少,那红肿热痛就会缓解。
但是!胃黏膜保持完整性也需要前列腺素。
有了前列腺素的保护,胃黏膜不容易被破坏,就不容易得胃溃疡。
原来前列腺素可以护胃丫!
所以:阿司匹林和那些止痛药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把COX系统抑制得太厉害,疼痛是缓解了,但是胃溃疡的发病风险就越来越高。
科学家们又想了几种办法...
01第一种:
是把这一类的止痛药加入小剂量的前列腺素,
这样既可以止痛,又能保护胃黏膜。
但是,其实际应用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02第二种:
是不用前列腺素保护胃黏膜,而是使胃酸减少。
这样对胃黏膜的腐蚀、破坏作用也会减少。
所以,使用止痛药时加一些护胃药。
03第三种:
人们发现COX系统还有亚型,
其中COX1对全身都起作用,而COX2只对局部起作用。
那COX2不错啊!那能不能研究出一种药物,只在局部起到止痛的作用,而不是对全身,特别是胃肠道起作用呢?
经过研究,科学家们确实做到了这一点,发明了只抑制COX2的止痛药,且对胃没有副作用。
可是!!!
上市没几年就收到了一些不良反应的报告——这个药可导致心脏病发作!
于是这个药直接被召回,并最终退出了市场。
阿司匹林的“今生”阿司匹林在止痛药这条路上没能继续发展,但是它在另一条路上得到了新生。
科学家发现,阿司匹林除了抑制前列腺素外,还抑制血栓烷2。
血栓......烷2?是啥丫?!会引起血栓嘛?!
崔医声:对!用专业的话来说:就是一种可引起血小板聚集的物质!
可以使血小板的聚集程度下降,也就是说不容易产生血栓。
阿司匹林找到了它的新用途——抗血栓!!!
随着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的上升,阿司匹林更是大行其道。
心脑血管疾病大多都是血管出了问题,老百姓俗称“血黏度高”。而阿司匹林可以降低“血液黏度”,使血小板功能不那么亢进,让血液流畅。
所以:阿司匹林是心血管病治疗的基石类药物。
基石丫?!那我要不要吃丫?!
崔医声:在上一期“走下神坛”的阿司匹林中有噢!
>>“走下神坛”的阿司匹林
那么,阿司匹林是不是有其他那些“神药”的作用呢?
有一点,确实对肠道肿瘤有预防作用。
阿司匹林是“水杨酸”,作为“一种酸”!
那当然浇花不容易生虫、烂根!
那当然会白!敷的面膜里不就是这样那样的酸嘛?
其他的呐?!
其他就没有!!!
其他就没有!!!
其他就没有!!!
总结一个药物总是有针对性的,有好作用就有副作用,
不能把它神化,也不能说它完全没用。
阿司匹林的故事说完了
下次再说说“吃阿司匹林的八大注意事项”!
好书推荐
《医声相伴 : 崔松话养生》
更多医学养生知识,可关注我公众号“医生相伴崔松说”
点击了解更多,购买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