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弃养花卉多地严查加拿大一枝黄花外表美
2025年02月18日 雪梨资讯
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员于胜祥说,在恶性入侵物种的空间挤占下,本地物种甚至可能面临濒危甚至灭绝。“(恶性入侵物种)通过与当地物种竞争食物、营养,导致当地物种的种类和数量减少。外来入侵种已经被全球认为是生物多样性丧失的第二大因素。另外它还可以通过跟本地一些优良的种子资源的物种进行杂交,导致优良的种子资源基因受到污染。”
生物入侵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而我国是遭受外来生物入侵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根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2020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国已发现660多种外来入侵物种,其中71种对自然生态系统已造成或具有潜在威胁并被列入《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而“加拿大一枝黄花”就列于其中。
为何原产地温和无害的它
到入侵地后却“野蛮生长”?
于胜祥说,这些上了“黑名单”的花花草草一般通过风媒、水体流动或由昆虫和鸟类的传带等自然入侵及有意或者无意的人为引进进入我国。为什么这些外来物种在原产地时往往显得温和无害,到达入侵地却能“野蛮生长”呢?
对此,于胜祥解释说:“外来入侵物种形成入侵态势的时候经过了几个阶段,首先是引进来在庭院栽培,如果管理不当,它会逃逸出去。在这个地方定植之后,有一个很长的潜伏期,不断开花结果,积累繁殖的能力。”
△“加拿大一枝黄花”(图源/长江网)
“普遍来看,这些物种在原产地并没有表现出像在入侵地危害程度这么大,原因可能是(入侵地)缺少它的天敌。”于胜祥说:“缺少天敌威胁的话,可能营养就会往它的果实上面去输送。像‘加拿大一枝黄花’,在中国到开花期时,大部分营养都输送到它的果实上面,而且种子的萌发率也很强。”
如何防止更多物种
变成如“加拿大一枝黄花”般的恶魔?
多位专家表示,外来物种一但已经形成“入侵”态势,就意味着对其的防控已经非常被动,要做到有效防范,势必需要将措施前置。在不断摸清外来物种入侵情况的基础上,于胜祥建议,应当形成“预防外来入侵物种名录”,有针对性地预防。
△陕西西安,工作人员对“加拿大一枝黄花”进行销毁(图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去年全国海关截获检疫性有害生物384种、6.95万种次,相当于每天平均截获约190种次。今年前三个月,海关在邮件、快件、旅客携带物渠道截获的外来物种达到710种、1749批次,其中检疫性有害生物204种、14196次,截获次数同比增长27.8%。一些昆虫、植物爱好者通过瞒报、夹藏等方式,违规邮寄活体动植物或标本,同样可能造成外来物种入侵风险。
于胜祥说,个人不要随意购买、弃养、放生、处置外来动植物,也对防控外来物种入侵有积极作用。“有时可能一个不经意的动作就会引发后期的一些入侵,比如好多水草是从养鱼的鱼缸丢弃到下水道,冲到湖泊里面就爆发了。包括去国外旅游时无意夹带的一些物种,现在海关截获比较多的多肉植物,被弃养时就会入侵到外面去,得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本文来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