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梨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经济频道

钢架大棚养花好吗打铁匠怎么成为种花匠的

2025年02月19日 雪梨资讯

---- 记云南通海玫瑰的领航人段金辉

在通海县美丽的秀山脚下杞麓湖畔,有一个叫罗吉的小村,村里有一个小伙子叫段金辉,从10亩玫瑰起步,带动周边农户种植玫瑰,成立合作社,研发技术,注册公司,打造品牌,开拓市场。队伍不断壮大,技术不断提高,品牌效益明显,收入不断增加,闯出了一条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成功之路。2014年,合作社成员200多户,玫瑰种植面积700多亩,年产值近2000万元,社员户均收入4.8万元,合作社总资产达518万元,支付农民工工资130余万元,辐射带动2260户。公司注册的"云秀"商标被认定为"云南省著名商标","云秀"牌玫瑰鲜切花被评为云南名牌产品。段金辉成了当地家喻户晓的"名人",人们佩服他的闯劲,称赞他的钻劲,更赞赏他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干劲和胸怀。让我们走近段金辉和他的云秀玫瑰专业合作社,去感受"云秀"玫瑰的秀美。

从打铁到种花 人生逐步在升华段金辉高中毕业就跟随父亲在家打铁,当上了"小铁匠",制作些小五金,工作虽然辛苦,但收入比在工厂做工和在农田干活的同学们还要高些,这让他一度比较满足。但成天待在铁匠铺里,让段金辉产生了出去外面看看精彩世界的好奇心,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好奇心越来越强烈。终于,他还是鼓足勇气放弃了子承父业的传统生涯,去学习大汽车驾驶技术,并陆续购买了3辆大货车搞起了运输,当起了走南闯北的驾驶员和小老板。几年下来,事业小有有成,钱没少赚,苦也没少吃,正所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建立家庭后,段金辉开始对今后的人生路作深度思考。在一次和朋友的偶然交谈中,段金辉嗅到了玫瑰商机,便下决心从事象征人类爱情和甜蜜友谊的玫瑰花产业。没想到,这一决定,成了他人生的一个大转折,成就了他的一番大事业。

2004年12月,段金辉毅然决然地卖掉2辆生意红火的运烟车,筹资40多万元,租田13亩,建设规范化的钢架大棚,开始了他的玫瑰人生路。2005年3月,10亩玫瑰花种下,3个月后,第一批花上市,他把花交给一家花卉公司加工销售。几个月后,他就与人合创了"锦海"玫瑰花品牌,将玫瑰花直销昆明斗南等花卉市场,当年就收入25万元。

2008年,段金辉的玫瑰种植面积发展到30多亩,但受国内外专家学者都头痛的花卉种植"连作魔咒"的影响,玫瑰花产量减少,质量下降,年收入一直在30万元左右徘徊,效益明显降低。但这丝毫没有动摇段金辉发展玫瑰花的决心和信心。他一方面加紧学习研究有关的科学技术,一方面注册成立了自己的"通海县云秀花卉有限公司"。

2009年后,由于段金辉在栽培技术方面的逐渐突破,年收入逐年快速增长,亩均收入达3万元以上。他的玫瑰图画也越来越大,越来越精彩。2011年,段金辉投资200多万元,新建大棚和新增玫瑰种植70多亩,将总种植面积扩大到了110多亩,占全村玫瑰种植面积的七分之一,成为通海县乃至玉溪市单户农民种植玫瑰花最耀眼的新星。

从个体户到合作社 队伍不断在壮大在段金辉的示范带动下,周围的农户都纷纷学着种玫瑰花,由于当地没有交易市场,花农种出来的玫瑰鲜切花必须送到一百多公里以外的昆明花卉市场去销售,单家独户产量小,交易成本高,辛苦程度大,还经常被花商压级压价,农户收益不高。段金辉看在眼里,想在心里。2006年,经几个种花大户商议,决定成立自己的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他们的广泛宣和传动员下,2006年12月,经县农业局批准,通海县云秀玫瑰专业合作社正式挂牌成立,有会员58户,种植玫瑰花80多亩。2008年3月,云秀玫瑰专业合作社经县工商局注册登记,依法取得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资格。

在段金辉的带领下,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2014年底,合作社社员200多户,种植面积700多亩,总资产达518万元,总收入1025.3万元,净利润47.7万元,返还社员38.2万元,社员户均收入4.8万元,支付农民工工资130余万元,增加了周边群众务工收入,辐射带动2260户种植玫瑰鲜切花,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段金辉骄傲地说:2014年,云秀玫瑰拍卖交易均价是每枝1.21元,比市场均价高0.45元,拍卖成交率达到97.5%,比拍卖中心的总体成交率高3.4个百分点。

云秀玫瑰之所以好卖,价格高,是与段金辉的合作社的"统一"管理方式分不开的。合作社统一进行种苗、管理技术、玫瑰花加工、包装、运输、品牌和销售;统一组织国内外的专家对成员和辐射户进行技术培训;指派专人对成员的种植进行巡回技术指导,帮助解决有关施肥、灌溉、病虫害、大棚建设等技术问题;根据社员等花农的需要,委托国外专业公司生产优质种苗供给;从昆明有关公司直接购进生产资料供给社员,引进国内外新技术、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和推广,开展技术交流和咨询服务。这种"统一",创立了品牌,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保证了质量,增加了收入。

2013年"云秀"商标被认定为玉溪市知名商标,2014年被云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认定为"云南省著名商标"、"云秀"牌玫瑰鲜切花被评为云南名牌产品。

依靠科技巧种花 无私奉献人人夸每个人的成功路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段金辉也一样。2006-2008年,是他最艰难的时期,种植玫瑰年来的一个,由于连续7年种植玫瑰一个作物品种,引起产量下降、品质降低的自然规律现象(俗称"连作魔咒")逐年显现。逼得初入花卉产业的段金辉查资料、拜专家、找同行、访外地、搞试验,几乎到了废寝忘食、不问代价的地步。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段金辉先后引进和实施了土壤改良、品种更新、高桩栽培三大技术,成功攻克了国内外专家公认的玫瑰连作产生的大问题,打破了作物连作必然导致土壤营养比例失调、病虫害增多、产量和品质下降的"魔咒"。目前,在段金辉的大棚玫瑰已经连续种植10多年了,不但看不到"连作魔咒"迹象,玫瑰花产量反而越来越高,质量越来越好,收入实现翻番。另外,段金辉还在长期观察思索和实践中,还大胆改良当地普遍推广的钢架大棚建造模式,把有水槽的大棚改造成无水槽的大棚。这一小小的改良,不但节省了材料和建设成本,还免去了以往每逢下中到大雨,花农就要不管白天黑夜、吃饭睡觉都要跑去大棚查看、排水的辛苦,省钱省工又省心,极大地方便了花农的管理。

段金辉不仅花种得好,人品也好。他深深懂得,一花开放不是春,百花开放春满圆的道理。当初成立专业合作社时,段金辉以最高票当选为合作社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因为自己玫瑰种植面积大,怕别人产生误会,段金辉谢绝了担任理事长的提议。在筹备和后来合作社的运转过程中,没有办公地点和加工花卉的地方,段金辉就拿出了自己400多平方米的场地;没有保鲜冷库,段金辉就把自己的冷库给合作社使用;没有运输工具,段金辉就用自己的汽车帮合作社运花;没有办公电脑,段金辉就把自己的电脑提供合作社使用。在这些众多的提供中,除运花的汽车收取点运输成本外,其它都是长期无偿使用。正是因为有段金辉的这种无私奉献,合作社才能成立并不断发展壮大,花农才能降低成本增加收入。

段金辉的奉献精神还表现在对合作社的精心管理方面。当合作社的理事长因自身原因而放弃履职,玫瑰专业合作社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段金辉毅然地站了出来,依靠广大社员的支持和农业部门的协调,义不容辞地承担了理事长的重担。为了管理合作社的日常事,处理和协调合作社内外矛盾纠纷,他常常会耽误了自己数十亩玫瑰的管理。为了合作社项目的争取,他顾不上提出自己的项目申请,该得到的、别人已经得到的国家支持,他却没有得到,这无形地增加了他自己发展的难度。

其实,段金辉最大的无私奉献还不在于上述先进事迹,他最大的贡献在于:把凝聚了自己多少个日日夜夜心血和许多资金投入所取得的玫瑰花优质高产技术,在合作社、在县内外推广运用。目前,段金辉改良玫瑰连作土壤的技术、高桩栽培的技术,在合作社的推广应用达90%以上,新品种改良普及率达60%以上。据初步测算,土壤改良技术每年可为合作社和罗吉村减少损失60多万元;高桩栽培技术每年可为合作社和罗吉村增加收入180多万元;每年繁育推广的新品种达70-80万苗,每年可促使合作社成员周边县区花农增加收入60万多元。

段金辉在本村玫瑰花产业发展中做出的成绩,不但赢得了广大村民的良好口碑,还得到了村党总支的认可,2010年,段金辉获优秀共产党员的称号;他负责的通海云秀玫瑰专业合作社也得到了各级组织的好评,2011年4月以来,先后被评为县级"示范社"、市级"示范社"和省级"示范社"称号,正在向国家级"示范社"迈进。

价值工程

传奇故事电话

住宅与房地产版面费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