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梨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手机监听卡

成都新房装修成宫殿好吗新西兰小伙在成都打

2025年04月11日 雪梨资讯

近日在成都举办的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上,一套由木头复刻的北京前门、天安门和故宫模型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这套微缩版的北京中轴线长约7.8公里,是世界上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城市轴线之一,故宫、天安门、景山、太庙、社稷坛、天坛等重要的建筑,几乎全在北京中轴线上。搭建这套模型的是成都人张翔和他的栋方木作团队,这也是他们专注于古建筑木模型开发项目的成果之一。张翔是北大规划艺术城市中心特聘专家,他在中国古建筑研究领域专家教授的指导下,团队已还原了多座中国传统建筑的模型。在故宫博物院、北京市古代建筑研究所专家指导下,历经三年,张翔团队基本完成了北京中轴线木质模型的研发。他们从故宫太和殿开始深挖,先做出三大殿的模型,再到台基,最后延伸到故宫以及北京中轴线其他建筑。复刻版北京中轴线预计明年完工,模型长度将达到50米。

“北京中轴线从13世纪开始修建,历经了8个世纪,是全世界最恢宏的一条城市中轴线。虽然故宫和天坛已经是世界文化遗产了,但北京中轴线也应该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张翔表示,这套模型的不同建筑的颜色以及高度变化仿佛音乐的韵律变化,从中能体会到中国建筑的波澜壮阔。搭建中国古建筑模型,是一个学习中国建筑智慧、感受营造文化的过程。此前,国内也有过一些类似的古建筑复刻项目。比如在2005年,浙江温州有个古建筑迷自费建造了“温州千古情文化城”,并在其中打造了一座复制版的明代建筑群。但是,被指出存在的问题是未经文保部门批准、仿建的建筑并不是真正的古建筑,而且未经原建筑设计师等权利人授权,就开发和利用其作品。因此,引起了相关专家和网友的质疑和反对。对于张翔团队的这个项目,网友们也发表了各自的意见。

有网友表示“很棒,中国特色文化缩在手心里”,也有人提出了“这些古建筑到底是建成来供人们欣赏的,还是为了展示‘国家实力’而建的?”。还有人认为,这样的模型制作不仅考究了技术,更重要的是意义,借此来引导人们重视对古代文化的研究和传承。总之,这次张翔团队的成果令人惊叹,通过模型复刻,让人们更直观地了解中国古建筑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这也是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弘扬,同时也可以作为一种文化交流的方式,向世界展示中国的文化美。“最开始就是一帮志同道合的人想搞这个中国古建筑的木头模型,然后发现这个项目火得不行,很多中小学生甚至幼儿园的小朋友都喜欢来拼搭这些古建筑,我们就意识到这是让年轻人感受中国建筑魅力、学习东方艺术和哲学的好方法。”张翔说。

张翔还观察到,因为古建筑与现代生活差距很大,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知道什么是榫卯、斗拱这些东西,“家长都希望孩子长大后能做‘国之栋梁’,可是孩子们却不知道什么是‘栋’、什么是‘梁’。如果孩子们能亲手拼出一座古建筑模型,了解其中的结构,就能更好地理解什么是‘栋梁之材’。”张翔说,他的团队特别设计了榫卯平插的方式,让年轻人在拼搭古建筑模型的时候,能更好地了解木榫卯的原理。观众在参观北京中轴线模型。中国古建筑蕴含着东方审美和艺术美感,为了在模型中尽量保留古建筑的特色,张翔非常注重模型的细节处理,无论是模型的形状和风格,还是斗拱的数量、砖缝的大小和玺彩画的图案,都力求与真实建筑保持一致。为了达到这个效果,张翔不惜投入时间和成本,在几十个方案中挑选出还原度和难度最适宜的方案。“通过这些模型的结构、壁画和雕刻,孩子们会慢慢感受到东方的美。”他表示。

对张翔而言,传统建筑木模型的研发是一个持续迭代、不断精进的过程,“我们每年都会对模型进行一些改进,从来不会说‘定稿’,通过不断迭代,最终我们会呈现给大家一个堪比真实建筑的模型艺术品。”。文/单鹏。(中国新闻网)。

武当网站

中国设备工程杂志

花卉杂志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