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冈养花佛冈做厚制造业家底镇村产业立新柱
2025年04月12日 雪梨资讯
佛冈县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跃马前行。图为佛冈县城。 陈伟毅 摄
汤塘村换新颜,粤A车辆挤满了温泉民宿,文旅产业带旺百年古村;水头镇引入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实现“魔力”变身,乡村振兴蓝图变实景;雅迪项目二期动工建设,佛冈电动车产业集群再升级,智能制造为县域经济注入新势能……
随着“百千万工程”在清远市佛冈县的深入实施,产业正在释放持久深厚的力量,一项项重大投资落地建设;城乡融合正在增强发展后劲,一批批典型强镇美村加速形成,佛冈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跃马前行。
●罗沅琪 贺欢
▶产业驱动
制造业当家
壮大县域经济
从广州向北出发,一个小时,汽车在高速公路上穿过山洞、河湖,佛冈就出现在眼前。
佛冈靠近大湾区,是广清一体化的前沿阵地,区位赋予了它得天独厚的优势。与此同时县域经济不发达、城镇化水平低等短板也很明显。借着“百千万工程”“制造业当家”的东风,佛冈正以产业驱动为核心,大刀阔斧壮大县域经济,打通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痛点堵点。
佛冈制造业家底很厚,有建滔、雅迪、约克、南玻等规上企业125家,第二产业占比超过了45%。做大做强做厚制造业这份家底,是佛冈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
近年来,佛冈高标准建设了广佛产业园、城西科技园、龙山智造城等三大万亩园区,打开“制造业当家”的空间格局,培育了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
坚持“大招商、招大商”,今年成功引进了23个重点项目,总投资103亿元,预计达产产值151亿元,取得了佛冈招商史上的最好成绩。近2年,全县签约项目65个,新增动工项目58个,投产项目28个,新增规上企业23家,还有许多企业有意向落户佛冈。
11月,距离佛冈党政领导到雅迪集团无锡总部签约招商不到半年时间,雅迪华南基地二期项目就已经动工建设。
佛冈注重培育链主型企业,促进产业集群发展。为了支持广东雅迪机车有限发展,佛冈围绕企业建园区、做配套,吸引了25家上下游企业落户,形成了电动车全链条产业集群。
目前,雅迪佛冈基地的发展势头很好,今年前三季度,电动车产量240多万台、总产值60多亿元,产值同比增长32%,现在是华南地区最大的电动车生产基地。预计2027年产能将达600万台,有望成为佛冈新的百亿级产业。
以约克广州空调冷冻设备有限公司为龙头带动,佛冈空调制冷产业还入选广东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2022产业集群总产值超过50亿元,近三年空调制冷产业年均增速13.52%,发展水平位居细分领域全国前列,正在冲刺百亿目标。
欣喜的数据攀升还有文旅产业。今年以来,佛冈旅游热度持续攀升,仅国庆假期就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达1.8亿元,同比增长130%。
佛冈生态环境良好,温泉资源丰富,民俗文化浓郁,借着资源禀赋推出了多条精品旅游路线,形成了温泉休闲游、古建民居游、生态田园游、中医养生游等特色项目,促进了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目前佛冈有熹乐谷、森波拉、聚龙湾为代表的4A级温泉旅游景区,发展了近100家特色民宿。佛冈还在康养产业风口上做文章,结合中医药特色,打造药王谷国际康养中心,逐步形成康养大产业。
▶强镇兴村
典型带动全域高质量发展
乡镇是联城带村的关键节点,佛冈推动全县的“政策下沉、资源下沉、人员下沉”,持续深化美丽圩镇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打造产业强镇、工业重镇、富民美村,以典型带全面,促进县域城乡协调发展。
为培育典型镇村,佛冈在全面摸清镇情、村情、民情的基础上,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和群众意愿,科学制定了水头五年规划,谋划实施了圩镇改造、碧道建设、镇卫生院异地新建等乡村振兴项目30个。
结合绿美生态要求和示范带建设,实施了“环境、道路、景观”三大提升工程,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建成了10.5公里的绿道网,全镇森林覆盖率提升至近75%。
连片的光伏电板在山坡中起伏,连绵的魔芋田在风中翻起绿浪。潖江河堤上,绿道网配有机动车道、休闲步道,建起了村头休闲公园、长廊文化驿站和停车场等服务设施。水头镇高质量发展之果实正挂满枝头。
水头镇紧紧抓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机遇,打造魔芋谷、光伏谷、药王姑、艾草谷、电商E谷,以产业兴旺驱动乡村振兴。随着乡村振兴深度推进,镇村环境持续改善,干部群众面貌焕然一新,展现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面貌,全力创建“百千万工程”典型镇。
上半年,龙山镇累计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56.2亿元,排名全县第二,同比增长24.3%,增速排名全县第一……连串数据展现了龙山镇在高质量发展路上交出的成绩单。
在龙山镇便民服务中心,CSO首席服务官窗口被设在了显眼位置。窗口明确商事主体经营场所登记所需证明材料清单,确保了商事主体遇难题“有人可找”,收材料“有单可依”,大大提升了业务办理效率。“现在有什么疑问都可以直接在窗口咨询,还可以拿到材料清单,真是节省了不少时间。”企业负责人严女士称赞。
在实施“百千万工程”的路上,龙山打好“工业牌”“服务牌”,加快推动产业立新柱,实现“制造立镇”。
走进迳头镇楼下村,田间稻香扑鼻,村民庭院鲜花盛开,承载着村民安居乐业、幸福生活的多彩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近年来,楼下村实施优质米质量提升工程,锚定“广丰香8号”水稻优质品种,打造自有水稻品牌,让优质米种植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效益化发展。清远市首个丝苗米数字展示中心矗立于楼下村,村党总支领办成立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组织消费帮扶,带动了约60余万元农产品销售,为村集体增收约8万元。
楼下村的变化是全面的。用竹子、树枝做篱笆,在废弃轮胎里种花,闲置瓦罐当装饰,淘汰的磨盘当茶几……原本随意丢弃的物件通过清理摆设,成了一幅幅“乡愁印记”。楼下村将“美丽庭院”创建与“幸福积分制”有机结合,探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扮靓“美丽乡村”。
全力富县、强镇、兴村,佛冈正加快推动“百千万工程”从施工图变为实景画,绘就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画卷。
一线实践
“五谷”产业旺起来
金灿灿的秋天里,稻花飘香。在水头镇的公路上行驶,随处可见遮阳棚覆盖的魔芋。这里是广东最大的标准化、规模化魔芋种植基地。
水头镇正全力创建“百千万工程”典型镇,全镇人居环境得到根本改观,“五谷”特色产业蓬勃兴旺,综合服务能力大幅提升,村集体收入大幅增加,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7.7%,常住人口增长12.1%。
以城市新消费驱动打造“魔谷”,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实现了魔芋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实现魔芋的育种、种植、加工、销售等一体化发展,打通从“田头”到“餐桌”的完整产业链条,打造全省最大的魔芋种植区,实现全产业链产值过亿元。
结合土地综合循环利用打造“光谷”,引进央企投资约10亿元建设20万千瓦光伏项目,构建地上可发电、地面可饲养、地下可种植的农光互补共生循环产业链,每年贡献税收1800余万元,带动农民增收每年每户超8000元。
顺应医养产业发展趋势打造“药谷”,首创“公私合建+合营”发展模式,投入3.1亿元建成超1000张床位的医养中心,大力发展面向湾区的“中医药+卫生医疗+养生养老”现代乡村服务业。
着眼乡村休闲新业态打造“艾谷”,引进优质民营企业建设以580亩艾草种植为核心的森林康养综合体,统筹推进休闲度假、特色民宿、森林研学、自然教育等乡村新业态。
加速电子商务进农村打造“E谷”。设立智慧农贸交易中心,由省商务厅常设全省农产品资源对接平台,深化产销渠道对接合作,让“土特产”卖得出、卖得好、卖得远。
硬件、软件两手抓提升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水平,引入社会慈善资金750万元改善中小学食宿条件。水头卫生院争创全省一流中医药特色基层卫生院。建设多功能农贸市场、乡村产业及农产品展销大楼、农副产品加工中心等,新建圩镇CBD新地标东汇商业综合体,初步形成完善的服务圈、兴旺的商业圈和便捷的生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