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寿客厅装修下足绣花功夫打造最美客厅汉寿
2025年04月25日 雪梨资讯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近年来,汉寿县以“强工稳农、活旅靓城”发展战略为统揽,以打造“最美城市客厅”为主抓手,以“五抓五促”为实施路径,围绕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一体谋划推进城镇更新提质暨城市创建工作,“靓城蓝图”逐渐变成了现实的“美好画卷”,城区交通秩序井然,市容面貌焕然一新,文明程度显著提升,社会各界好评如潮,省内外67个县区先后来汉考察学习,工作做法相继被新华社、湖南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宣传推介。
一、抓高位推动,促责任落实。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指挥长的城镇更新提质指挥部,并抽调专人分类组建了工作专班,对工作推进情况坚持一月一调度、一月一结账。同时,对城市建设管理各项工作,财政预算实行“一事一议”,全额保障工作推进。二是建立任务清单。聚焦城市建设管理各项工作,坚持“清单化”“台账式”管理,按照工作职责分别建立了责任清单、任务清单、时间清单,进一步细化工作任务,厘清职责边界,确保各项工作有人抓、各项指标有人担、各个区域有人管。三是严格督导调度。围绕城市工作重点任务、关键部位和疑难问题,紧盯工作进度、质量和效果,深入开展督导调度,对工作进度滞后的单位,采取通报、限期整改、约谈提醒等方式,倒逼责任落实、任务完成。
二、抓整治带动,促颜值提高。一是卫生保洁常态化。利用高压冲洗车、雾炮车等环卫作业车辆,每日对县城区主次干道、重点场所及护栏等,进行3次保洁冲洗作业。同时,强化生活垃圾清运,推进城乡垃圾一体化管理,形成了县乡村三级联动、各尽其责的工作格局,实现了垃圾治理“全方位覆盖、无缝隙对接、一体化管理”,确保了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市容市貌干净整洁。二是市容整治长效化。聚焦背街小巷、市场周边、学校等重点区域,强力整治城市“牛皮癣”“蜘蛛网”,以及占道经营、私搭乱建等违规行为。共清除横幅120多条、户外广告牌800余块、小广告14000余条;52条城区小街小巷改造及管线入地工程稳步推进,有力改善了路网“微循环”;建成汉寿县蔬菜批发市场,终结了花木兰市场临时摊贩多年占道经营的历史;彻底铲除城区菜地、养鸡养猪等乱象,极大地提升了城市的形象。三是停车管理规范化。对乱停乱靠、不守交规的车辆现场上锁执法,群众拍手称快,纷纷点赞,共锁车执法7.2万余台;聚焦“停车难”问题,建成临时停车场20个,新增停车泊位1.9万个,39个机关单位和物业小区免费对外开放停车位,结束了大货车多年来在城区乱停靠、无序管理的状态。同时,对城市交通“堵点”钉子户坚决拆除,共打通路口“堵点”20处,有效根治了交通“肠梗阻”。
三、抓建设拉动,促品位提升。一是“三建三拆”推进有力度。深入推进拆围透绿、拆违复绿、除杂植绿“三拆三建”行动,打开城市空间,让群众“推窗见绿,出门见景”。目前,已拆除围墙82处,拆除长度21687米;拆除违建542处,拆除面积52912平方米;清理平整菜地、空地196处,清理面积63130平方米,复绿98处,复绿面积32025平方米。二是景观打造有亮度。强力推进城区红色文化标识建设,深入实施文化石、街头小景、广场公园等建设33处,有效回应市民关切,拓展市民休闲健身空间,增强城市水乡特色和历史厚重感。同时,以“治理直排、整治错接、清淤疏浚”为原则,加大了城区黑臭水体整治力度,整治建成的龙珠湖公园、小银水湖公园成为了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三是民生实事有温度。按照“专项资金、群众自筹、社会捐赠”原则,实施了170栋2812户老旧小区改造,违章设施一律拆除、围墙拆除透绿、管线全部入地。启动了17个小区66个楼栋加装电梯工程,让居民“双腿直达”变“一键直达”。同时,聚焦老有所依、老有所乐,推进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全覆盖,开办“长者食堂”让 80 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用餐,受到群众点赞好评。
四、抓宣传发动,促氛围浓厚。一是多维度宣传。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引导,并制作了《像绣花一样打造“最美客厅”》系列宣传片,在城区主要交通路口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并通过三大通信运营商发送温馨提示短信,常态化引导群众自觉遵守文明规则。二是高频次曝光。在电视台以及新闻媒体设立曝光台,对公职人员车辆违规停放情况实行“一天一曝光”,并与所在单位文明创建工作考核挂钩,被通报公职人员扣除当年文明奖1000元、综治经费300元,在主要交通路口对不遵守交通规则行为进行2天义务劝导。累计被通报5人次以上的新申报文明单位,取消当年申报资格;累计被通报10人次以上的文明单位,届期内县级文明单位将直接取消。目前,共发布《汉寿县公职人员违停情况曝光台》58期,曝光公职人员357名,涉及单位106个。三是全方位参与。发动广大干部群众,组成近千名志愿者共同参与城市管理,每日按区域、分路段、定时段开展不文明行为劝导,督促沿街商铺严格落实“门前五包”,形成了全民参与、携手共治的良好局面。
五、抓管理驱动,促成效巩固。一是用好“排行榜”。坚持常态开展“十佳十差”社区评比和垃圾分类排名,重点对社区所在区域的市容秩序、环境卫生进行一月一评比,评比结果在媒体公布,纳入年度绩效考核范畴,严格落实奖惩机制,营造了比学赶超的工作氛围。二是用活“随手拍”。创新推出“随手拍”,鼓励群众实时举报不文明行为,利用城区重要路段摄像监控点位,对城市管理工作进行实时监管。同时,结合日常巡查养护和应急维护,有效利用12345市民服务热线平台,与移动公司签订舆情监控协议,及时处置城市管理应急事件。三是用实“微网格”。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通过明确网格长职责和责任区域,强化多部门联动配合,巡查监管,确保各类城市问题发现无死角、反应无时差、处置无遗漏,实现城市管理全覆盖、无盲区。
一审:周瑞峰 二审:孙晓萌 三审:周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