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公寓隔断客厅卧室装修千里骑行京杭大运
2025年04月25日 雪梨资讯
昨晚电闪雷鸣,一夜暴雨。清晨起来,透过纱窗,天气清新异常。
早餐后,和小红一家人告别,就直接走乡村道路,绕过了扬州城往高邮去了。
蜿蜒在江北农村,发现沿途粮食和经济作物,江左江右差异不大。基本也是水稻为主,农家养殖业为辅的生活。我觉得农村就依靠这方面的收入估计比江南低了点吧?
苏北乡村的道路和县道基本都是水泥路和油路,路边宽阔挺直。
再次看到的运河依旧忙碌着,驳船连连。雨后奔腾的河流中时常看到三两人驾着小船在河中捕鱼,岸边更有很多垂钓的闲人。
快进高邮城的时候,被拦在过高邮湖的桥头。探问才得知,因为连日暴雨,桥中间已经水有半米高了。
于是只能转上另一座平生第一次遇到的、长达八公里多高邮湖大桥!在桥中央上能望见远处中间一段已经被水隔断了的高邮湖老桥。
过桥后不久便进了高邮城,高邮城不大。
东晋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谢安在此修筑堰埭,又叫做邵伯埭。所谓堰埭,是横截河渠之上的浅坝,用来调整水面比降或者提高通航水深的以便过船。船只翻埭是非常艰辛和繁杂的工作,需要很多的人力或者畜力,有了人的聚集,就有了城镇了。
“华夏一邮邑,神州无同类”,高邮是全国2000多个县市中唯一以“邮”命名的城市。
路过高邮第一中学,透过校门栅栏,望见了十五年前我在这校园中扶车留影处,回首刹那、顿感时光荏苒……
也便径直奔向古文游台去了。
古文游台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原为东岳庙(即泰山庙),因苏轼过高邮与本地乡贤秦观(秦少游)、孙觉、王巩会集于此,饮酒论文而得名。
登高四望,东观禾田,西览湖天。秦少游所描绘的"吾乡如覆盂,地处扬楚脊,环以万顷湖,天粘四无壁"的水乡自然景象尽收眼底。
盂城驿始建于明朝洪武八年,是中国邮驿“活化石”、全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驿站、明代遗留下来的一处驿传建筑。经查才知道盂城是高邮的别称,取意于宋代词人秦少游描写家乡“吾乡如覆盂”的诗句。
而地处京杭大运河中间的镇国寺塔,被人们誉为“南方的大雁塔”。
今天骑行55公里,阴天。
这段运河异常狭窄,估计是老运河段了
江苏的乡村道理非常的棒!
簖养鱼蟹
不知道是捕鱼还是维修?
鱼米之乡
骑车十多年第一次遇到全长8公里的长桥
老高邮桥中间段已经陷入水中
运河依旧发挥着漕运的作用
忙忙碌碌
04年底正好假期搭车到这说名校,然后骑车回上海
人文气息浓厚的高邮城
山抹微云。。。。。。。
确实为名胜
邮驿“活化石”
和西津渡相比,盂城驿依旧有原住民
这玩意就不知道新旧了
孟城驿简介
千万别认作孟城驿哦
游客不多,或许是季节和时间问题吧
此段应该是南水北调的一段运河
镇国寺塔
盂城驿的老人
传承
唏嘘又唏嘘
晚餐很棒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