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萧山裘家装修经营部暖心又暖胃他专心走
2025年05月06日 雪梨资讯
本文鸣谢 区民政局
前不久,区委召开会议表彰了10个担当作为好班子、10名担当作为好班长、100位担当作为好干部,他们都是我区广大党员干部的优秀代表,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党员干部对初心使命的坚守与笃行,是我们身边可信可敬可学的典型。
今天,小布带大家走近担当作为好干部,“区乡村振兴”第六工作队队长葛校登。
小小一顿饭,带动大大温暖
这天天送出热乎乎的饭菜
让萧山老人们赞不绝口的老年食堂
正是“区乡村振兴”第六工作队队长
葛校登的点子
这位深入一线的好干部
在考察、钻研和创新中
带给乡村振兴新思路...
“孩子们都在外地做生意,一个人饭烧不好。现在村里有了志愿者送餐服务,荤素搭配还有汤,送到家里还是热乎乎的,吃得蛮落胃。”提起村里的老年食堂,进化镇华锋村的老人们赞不绝口。
作为“区乡村振兴”第六工作队队长的葛校登,上任后,没有特殊情况,每周一、周二都会坐公交车到进化镇督导,每周三则到党湾,与队员一起为两镇的乡村振兴带去新思路、新举措。
葛校登在走访中发现,随着城镇化快速推进及农村中青年劳动力转移,萧山南部各镇的空巢老人逐年上升,农村老龄化特征较为突出。这些镇如何走出一条乡村振兴之路?乐于钻研善于创新的葛校登结合自己多年的民政工作经验,想到了创办“老年食堂”带动村民自治的点子。
说干就干。今年4月,进化首个老年食堂华锋村“孝亲福地爱心食堂”开业,村民们积极参与,有的村民捐钱,有的村民捐物,有的村民当志愿者洗菜烧饭送餐,村里85岁以上的老人每餐只收3元餐费,村民普遍叫好。
华锋村“试水”成功后,葛校登没有照搬复制,而是因村制宜,形成科学有效的运行模式,灵活运作。
比如,涂川村“五社益家食堂”、城山村“金色年华老年食堂”和新江村“博爱老年食堂”,和华锋村类似,以统一送餐为主;欢潭村“五义食堂”、东山村“笑翁聚食堂”采用堂食就餐模式为主、配送为辅的免费供餐模式;裘家坞村“孝义食堂”实行现场就餐、家属自提和送餐上门三种模式。
在葛校登的努力下,进化已开办农村老年食堂7个,固定就餐老人200余名。
“通过创办老年食堂,不但解决了村里高龄、孤寡、失能、空巢独居等困难老年人及重度残疾人的就餐难题,而且各村在推广‘五和众联’乡村治理模式中,把爱心捐赠、志愿服务元素,融入到每季度每户积分体系中,引导更多的热心村民参与进来。”葛校登说,这让村民们参与村庄建设的热情空前高涨,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还当志愿者做公益为老人们开展免费理发、健康义诊。
截至目前,7家老年食堂共计吸引了318名志愿者参与,互帮互助、向上向善的良好社会风尚,也不断推进着乡风文明。
在老年食堂的带动下,各村深挖文化内涵,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路子,形成了“华锋五德”“五义欢潭”“孝义裘家”等多个特色鲜明的本土乡村治理品牌,出现了公共洗衣坊、孝义学堂、工具共享中心等多处乡村共享资源。今年5月,城山村、华锋村成功入选全省首批善治示范村,目前华锋村正在积极创建省级民主法治村。
“小食堂”带动“大治理”,乡村振兴的曙光映照在美丽的南部各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