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梨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财经论坛

鹤壁百家装修公司鹤壁富美鹤城靓丽色调声动

2025年05月06日 雪梨资讯

■河南经济报记者 焦飒 见习记者 徐静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建市62年以来,鹤壁市实现了由“煤城”到“绿城”的嬗变。2018年全市生产总值较建市之初增长1600多倍,人均生产总值53063元,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911元……9月12日,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系列主题第十场新闻发布会,介绍了鹤壁70年来的瞩目成绩。

转型:“煤城”变“绿城”

近年来,在产业转型方面,鹤壁市通过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使产业格局焕然一新,告别了煤炭工业“一支独大”的产业格局,走出了一条多个产业协同并进的产业转型升级之路,实现了由“煤城”向“绿城”的华丽嬗变。

目前,鹤壁市通过积极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大力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等方式,着力引导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该市建设了汽车电子电器与新能源汽车、清洁能源与新材料、绿色食品三个千亿级产业基地,打造了全国重要的镁精深加工产业基地。此外还引进了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新兴产业在鹤壁集聚。据悉,鹤壁市的汽车线束和电子插接件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20%,鸡肉产品出口占全省90%以上。围绕打造“中国镁谷”,鹤壁着力推进高品质镁和镁合金终端产品发展,拥有全国先进的镁冶炼技术、大规模的镁综合加工能力和完整的镁产业链条。

色调:“灰色”换“绿色”

作为一座煤城,“灰蒙蒙、黑乎乎、脏兮兮”一度是鹤壁的“主色调”。为了改变这一现状,2014年,鹤壁市与中国国土经济学会联合编制了全国首个地市级《国土空间优化开发格局规划纲要》,提出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的战略目标和实践路径,对国土空间开发、资源环境保护、国土综合整治和保障体系建设等作出总体部署,将生态空间比例提高31.86%,为全市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绘就了蓝图。

“没有空间规划作指引,再好的发展思路也难以实现。”鹤壁市委书记马富国说。近年来,鹤壁市积极做好空间发展规划,深度开发殷商、春秋时期历史文化资源,以淇河文化为魂,倾力打造淇河两岸生态风貌带,由西向东建设淇水关古镇、生态文化岛、植物园、淇水樱华园、淇澳翠境园、朝歌文化园、鹿台阁水秀、银沙滩、都市生态农业园等文化生态旅游项目,打造全省特色旅游集散地、全国知名休闲度假目的地。

如今,山水交融、蓝绿交织,碧空如洗、淇水如玉,三季有花、四季常绿,成为鹤壁的“新色调”。截至目前,鹤壁市森林覆盖率、城市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33.3%、35.94%、41.95%,循环经济、节能减排、海绵城市、清洁取暖成为全国示范。

机遇:推进高质量发展

9月10日,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支持鹤壁市建设高质量发展城市的指导意见》(豫政〔2019〕19号),对鹤壁市在规划编制、政策实施、项目安排、改革试点等方面给予支持。

鹤壁市常务副市长洪利民说:“未来,鹤壁市将实施创新驱动引领,通过三方面推动高质量发展。”洪利民表示,首先是探路径、兴产业。加快培育引进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战略新兴产业,京东、阿里巴巴、华为等龙头企业在鹤壁生根发芽,初步形成集聚态势。其次是搭平台,重投入。目前,鹤壁市与近百家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务实合作关系,累计建成市级以上研发平台220家,其中院士工作站7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4家,成功创建全国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示范市。把支持科技创新摆上公共财政重要位置,2018年全市科技支出2.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2%,在全省科技投入综合考核中排名第5位。再则是聚人才,创优势。出台高层次人才“1+6”政策体系,对全职引进和新入选高层次人才最高奖补500万元,吸引国内外人才来鹤壁创新创业、投资兴业、安家立业。

新美域投稿

雨露风杂志

海峡科技与产业杂志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