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赵慎大谱师王大良之家谱中的男性人名
2025年10月21日 雪梨资讯
在家谱中,与男性有关的名字一般被俗称为小名、大名,此外还有尊称、字号等。仅就小名而言,传统社会里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人人都有小名。如魏武帝曹操小名阿瞒,南朝宋武帝刘裕小名寄奴,北朝魏太武帝拓跋焘小名狒狸伐,北周文帝宇文泰小名黑獭,宋孝宗赵慎小名小羊,上述这些无不都是称孤道寡的帝王。至于一些达官贵人、圣贤名流,也都有小名。如大思想家孔子小名丘,书法家王献之小名官奴,文学家陶渊明小名溪狗,诗人谢灵运小名客儿,宰相王安石小名獾郎。不仅男性如此,女性也不例外。汉武帝皇后小名阿娇,唐寿昌公主小名虫娘,明代女画家马月娇小名元儿。由于小名都是在出生后不久所起,一般只在家庭内部使用,其目的只求能与别人区分开来,而不大讲究名字是否典雅。
《孙氏合修族谱》人物传记中既有男名也有女名
如周公之子名禽,孔子之子名鲤,春秋时魏公子名虮虱,汉代司马相如名犬子,都有一定的随意性。在我国传统社会里,为男性起名还有一定的礼仪。达官显贵之家的孩子生下来后,要先到祠堂里去烧香告祭祖先,称为“告庙”,然后由保姆和孩子的母亲一起,抱着孩子去见孩子的父亲。父亲详细询问了有关情况后,要拉着孩子的右手,为孩子起名。孩子的母亲把名字记下,回去后把孩子交给老师,并让老师把孩子的名字告知女客人和家里的妇女。而孩子的父亲则把孩子的名字报告给族长,然后由族长告诉同族的人,并连同出生年月日一起登记在家谱上,孩子的名字才有了合法性。至于一般人家的孩子,起名字则没有这么复杂,而且起名的人也不止孩子的父亲一个。大多数情况是:“告庙”以后,除由孩子父亲起名外,有时也由孩子的祖父起名,或者由族长或族内的饱学之士根据孩子所在的支派和字辈起名。
在我国历史上,还有不少专门为男性起名的方法。如人们习惯用表示排行的字“伯、仲、叔、季、孟”等起名,起一些诸如太伯、仲雍、蔡叔、季历、孟庄之类的名字;有时采用金、银等矿物的名称起名,起些诸如金锁、银童、铁柱之类的名字,如明朝靖江王朱守谦的小名就是铁柱;有时又用天上星象的名字起名,起名为星河、小熊、天龙、金牛、玉夫之类的名字,如战国时魏国文候的大将名叫乐羊,元朝有位蒙古军将领名叫石抹狗狗,有位钱塘人名叫丁野鹤,清朝有位知县名叫张鹫;有时选用充满阳刚之气的字起名,起出的名字如唐朝名将罗成的儿子罗霄、水浒好汉林冲,一听就可以想到是硬汉子:有时喜欢采用梦中所得的灵感起名,取些诸如梦熊、梦周、梦蛟之类的名字。如相传岳飞的母亲在怀他的时候,梦见有只大鹏鸟飞来,落在自家的屋脊之上,等生下他以后,便起名为“飞”,字“鹏举”。又如宋代文学家陆游还在娘胎的时候,因母亲梦见过古代名人秦少游,出世后便被起名为“游”;有时采用“试儿”“抓周”的方法起名,即在孩子满周岁时准备些纸笔玩具让孩子去抓,抓到什么就起什么名字。早在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就有试儿起名的风俗。据《颜氏家训》记载,当时的孩子在生下来满周岁的时候,要全身上下洗得干干净净,穿上新衣接受测试。测试的用品主要是弓箭、纸、笔等男性用品,以及一些吃的东西和金银珠宝、儿童玩具等。当时人相信,孩子从小喜欢什么,长大以后就会干什么。所以,试儿的目的不仅是为孩子定下一个名字,而且还有“以验贪廉愚智”的目的。后来,这种试儿风俗便相沿成习。在《红楼梦》里,贾宝玉就是在周岁生日时接受测试的,因为抓了脂粉钏环而使父亲贾政很不高兴,认为他“将来酒色之徒耳”。至于用迷信方法起名、利用婴儿特征起名、用谐音起名、用姓氏起名、引经据典起名,以及起乳名、起学名、起别名等,在为男孩子起名时也都有所见。
抓周试儿
家谱中的女性人名
在我国传统社会里,女性人名充满神秘性,并且还有一般不被写入家谱的习惯,即使被写入也多是以父家的姓氏代替的。在当时,女性的名字习惯上被称为“闺名”或“阃名”,意思是只能在闺阁中(家里)使用的名字,只属于女性母家一方。即使在女性订婚时,男方家里也要在通报了订婚意向、获得女方家里同意、男方家里再奉上聘礼以后才能问女方的名字,女方家也是直到这时才会把芳名相告。告诉了名字即等于彻底谈定了婚事,接下去便是订下吉日正式迎娶了。一旦出了闺阁之门,名字也就留在了母家,所能带走和公开的只有人皆有之的姓了。如果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必须使用自称时,也只能把原来的姓氏当名字使用,称姚氏、李氏、张氏等;或者与夫家的姓氏联起来,把自己的姓氏放在丈夫姓后,称黄姚氏、牛李氏、王张氏等。除非是吃了官司或者沦为奴婢,在女性至亲之外的人很难知道她的真正名字。历史上的女性名字尽管大多不出家门,但也不是说女性没有名字,卓文君、王昭君、蔡文姬、武则天、杨玉环、梁红玉等都是人们熟知的名字。还有些女性名字看上去与男性名字近似,仅两汉三国时就有赵子儿、卫子夫、卫君孺、卫少儿、窦政君、窦君力、窦君弟、桓少君、孙鲁班、孙小虎等,这些名字有些也被记载在相关家谱中。(《家谱文化知识与编修技巧》,王大良)
百度搜索“大谱师”,或微信搜一搜“大谱师”关注微信公众号!自己动手制作家谱,推荐使用“大谱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