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部起名字小孩女说文解字玲梅兰芳的爷爷认
2025年10月21日 雪梨资讯
《说文:玉部》: “玲,玉声。从玉,令声。”
译文:玉,玉石相击发出的乐音。从玉,令(lìng)声。
《说文》玉部,形声字。今为王部。
玲,由“王”(玉)、“令”二字构成。从玉,示其材质。从令,声符,注明音读。模拟玉碰撞发出的轻脆声。楷书承之而定体。在六书中属于形声,是形声字。从玉,令声。玉(王)表意,其形像一串玉,表示玲是玉碰撞发出的声音。令(lìng)表声,令有美好义,表示玉声悦耳动听。本义是玉碰击声,引申为精致细巧。
玲字用作名字,一般都是女士,但是有一个例外,就梅巧玲。他的孙子就是大名鼎鼎的梅兰芳。
梅巧玲, 男,原名芳,正名芳普,字筱波,一字雪芬,号慧仙,别号蕉园居士,自号梅道人,绰号胖巧玲。祖籍江苏泰州凤凰墩鲍家坝。1842年9月25日出生,1882年12月16日病故于宣南李铁拐斜街45号(旧门牌)寓所。
幼时家境贫困,8岁时过继江姓,后被辗转贩卖。11岁入福盛班从班主杨三喜学昆旦兼皮黄青衣,又从夏白眼习艺,后与四喜班名旦罗巧福习花旦,艺成后即崭露头角,且极有人缘,遂为四喜班主要旦角。三十几岁即掌管四喜班。
罗巧福为人慈祥,对待徒弟极为厚道,课徒授艺极为认真,深受梨园同仁的爱戴与尊敬。罗巧福的师父杨三喜,虐待徒弟是出名的,梅巧玲几经转卖,恰被杨三喜收为徒弟,受尽了百般折磨,后又转拜夏白眼为师,同样饱尝皮肉之苦。是这位仁慈的罗巧福,自己出资赎出梅巧玲,带回家中精心培育,终于使其成才,为此梅、罗两家世代友好。
梅巧玲还有一件名扬京城的故事:梅巧玲焚券
谢梦渔,名增,是扬州仪征籍,前清道光庚戌科的探花,官做到御史,一生廉洁,两袖清风。他的旧学渊博,兼通音律,梅慧老(梅巧玲字慧仙)常常和他在一起研究字音,唱腔,又兼是同乡关系,所以往来甚密,交谊很深。梅慧老知道谢梦渔的景况很窘,凡遭到有了急需的时候,总是诚恳地送钱来帮助他渡过难关。但谢梦渔每次拿到了借款,不论数目多少,总是亲笔写一张借据送给梅家,这样的通财继续了好多年,总共积欠慧老三千两银子。
后来谢梦渔享年70余岁,病逝在北京,在扬州会馆设奠,梅巧玲亲往吊祭。当时的社会习惯,交情深的吊客有向孝子致唁的,梅巧玲见了梦渔的长子,拿出一把借据给他看,谢子看完,不胜惶恐地说:“这件事我们都知道,目前实在没有力量,但是一定要如数归还的。”梅巧玲摇了摇头说:他不是要账的,和令尊是多年的至交,今天知己已亡,非常伤痛,是特意来了结一件事情的。梅巧玲讲完,就拿这一把借据放在灵前燃着的白腊烛上焚化了。紧接着,又问:“这次的丧葬费用够不够?”当他得知谢家的情况实在拮据时,又顺手从自己的靴统时取出二百两的银票交给谢子,作当奠仪。他的谢梦渔的灵前徘徊了很长时间,然后黯然登车而去。当时,在场目睹这种情况的亲友们有许多感动得流泪的。此事马上传遍了北京城,梅巧玲做为一个京剧艺人,他这种慷慨好义,雪中送炭的事迹,实在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这就是梅巧玲焚券的故事。
梅巧玲天资聪慧,学戏刻苦,扮相雍容端丽,表演细腻逼真,念白文雅脱俗,京昆俱佳。在京剧早期,青衣、花旦界限很严,但梅巧玲戏路很宽,花旦戏外,兼工青衣和昆旦,实为余紫云、王瑶卿、梅兰芳等创花衫行当打下基础。
而且他为人正直,办事公道,他一反苛待艺徒和梨园同业恶习,厚待四喜班贫苦同业,在四喜班遇到困难时,梅巧玲尽出自己私蓄,以维持班内同业生活,其重信义,讲情谊,深为人们所重。妻室为陈金雀之女,生有二子二女。长子梅雨田,京剧琴师,曾傍谭鑫培多年;次子梅竹芬,乳名二锁,初学老生后改小生,最后归旦行继承父艺,惜23岁时患大头瘟早逝。竹芬之子即梅兰芳时年仅3岁。至梅葆玖和梅葆玥,为四代梨园世家。
- 上一篇:思起名思字辈的好听男孩名字有哪些
- 下一篇:起名甜心女宝宝比较甜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