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台里养狗的人多吗穿衣吃饭4000年前的
2025年10月22日 雪梨资讯
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可以玩着手机,喝着果汁,吃喝玩乐,衣食住行样样方便,物质生活多姿多彩。那你知道4000年前的先民是如何生活的吗?
这就得谈谈齐家文化了。齐家文化是出现在距今约4300-3500年之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这是谁发现的?是一个外国人。这个外国人就是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他在1924年发现了齐家文化。奇怪吧?怎么由一个外国人发现呢?因为在1914年春,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被北洋政府聘请为中国政府矿业顾问。无心插柳柳成荫,在探索矿产期间,安特生发现了许多中国古代文化的遗迹,于是就成了著名考古学家。大名鼎鼎的周口店的“北京人”就是他在1921年发现的。
这个文化时期形成了聚落,聚落就是定居生活。生活就得吃啊。这时候是原始的农业,主食是粟,俗称小米。粟有一个好处,生长耐旱。北方比较干旱,降水较少,所以这个粟主产于黄河流域,是夏商时期我国劳动人民的主粮。
他们用什么去从事农业生产?那时的生产工具还比较落后,只能用石器和骨器。石器就是对石头进行加工,制作成的工具,有石刀、石斧等工具。骨器就是用动物的骨头制作而成,这个骨头有讲究,不是随便哪一块的骨头都行的。用的是肩胛骨或者下颌骨。为什么呢?这两种骨头质地比较坚硬,耐磨损。他们就用这两种骨头制成的骨铲,去从事农业生产。
石斧
粮食熟了收了起来,没完,先民们还会把这些粮食进行加工。你问我,怎么知道他们有这个技术能力呢?因为在齐家文化的相关遗址上发现了石杵和石磨盘。
这都是素食,他们有肉吃吗?还真有,他们跟今天的我们一样能吃上猪肉。不过,不同的是他们比较穷,估计只有家产比较丰富的人家可以经常吃上肉。因为我国人民可以想吃肉就吃肉的时间还要到改革开放以后了。不觉得生活在今天的人们是多么幸福吗?
他们不仅养猪,还养狗。而且羊、牛、马、驴这些动物都有。但是,主要饲养对象就是猪、羊。这说明啊,这个时期的先民们已经发展了畜牧业。此时他们不仅自己家里养,还出去打猎。用什么打呢?肯定不是手打的,他们用石矛去打。
石矛
当时的手工业也发展地相当好。有陶器、铜器、石器、骨器、玉器、纺织业。陶器以素陶为主,彩陶较少。技术上,发展到了轮制技术。到今天为止,出土文物有罐、盆、鬲(lì,古代炊具,状像鼎而足部中空)、斝(jiǎ ,圆口,三足)、甑(zèng,古代蒸饭的一种瓦器)、豆(豆,像高脚盘),以罐为主。
鬲
我国目前为止发现的最早的铜器距今4700年,是属于马家窑文化时期的。承接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的冶铜技术继续发展。出土的齐家文化时期的铜器有斧、刀、镰、匕首、铜镜、锥和指环等,其中还有铜和骨复合成的工具,例如用骨头作为柄的锥。这里重点提一下,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铜镜就是这个时期的,出土于青海贵南尕(gǎ)马台遗址M25。由此可见,当时的人们也可以像今天一样照镜子。
铜镜
除了照镜子,衣服也有。这时候已经出现了纺织业。出土的缝纫工具有石纺轮、陶制纺轮和骨针,说明了人们可以自己做衣服。这些布料是麻的。从墓葬考古中发现,大何庄遗址的人体骨架上发现了清晰的布痕。让人吃惊的是,这些布痕上交织的密集度,已经与现代的细麻布相似。不能不说,当时先民们的纺织水平已经达到了很高的程度。
骨针
这就是先民们丰富生活的一部分,还有更多细节等着人们去发现。到时候,我们对他们生活的了解也会越来越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