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梨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多功能插座

在李世民的政治生涯中唐十八学士作出了哪些

2024年04月01日 雪梨资讯

在李世民的政治生涯中,“唐十八学士”作出了哪些贡献?

武德四年,秦王李世民在长安城设立“文学馆”,广招天下学士入馆,先后入选的有褚亮、杜如晦、房玄龄、于志宁、苏世长、薛收、姚思廉、陆德明、孔颖达、李玄道、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颜相时、许敬宗、薛元敬、盖文达、苏勖十八人,时人称之为“十八学士”。那么,他们在李世民的政治生涯中到底有何贡献呢?

维护政治统一与稳定

在唐初统一全国的几次重大战役中,房玄龄与杜如晦功勋卓著,堪称李世民群臣中的实干家,同时也是太宗的心腹。房玄龄为李世民招揽人才,杜如晦则为李世民运筹指挥,二人在整个“智囊团”中起到领头羊的作用,唐朝的建立与李世民的继位都与二人有直接关系。

辅佐太子工作

为了世传天下,封建统治者必定希望太子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因而选择德高望重、知识渊博的人担任太子师。除了李玄道、李守素、盖文达、苏世长、薛收、颜相时六人,“十八学士”中其他十二人都曾先后在太子李世民、李承乾、李治的东宫中做过僚属,其中于志宁、孔颖达、房玄龄等人因辅佐有功,而多次得到唐太宗的奖赏。而于志宁又是其中以辅佐太子闻名,其一生几乎都是从事辅佐太子的工作。

总之,文学馆的建立是李世民提倡“崇武”到“尚文”的一大标志,在这之后唐朝逐渐摆脱高祖时期仍留祸于武将占要职的局面,确立了文治社会的基础。文学馆存世时间并不长,但在文学馆关闭后,十八学士及其后人仍然影响着唐朝的政治走向,他们挥各自所长,为国家统一、政治稳定和文化建设,做出杰出贡献,值得后人借鉴与学习。

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

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官网

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

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官网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