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梨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经济生活

同城领养猫界首永恒的爱安徽省界首居民捡到

2024年11月14日 雪梨资讯

有时候,回想起来,77岁的张永恒会觉得怎么这么多巧合。

那个初冬的清晨,自己碰巧路过那条干枯的小河,又这么巧看到了那个挥舞的小手。接下来的几年,屡屡有人把孩子扔在村口,又恰巧被自己发现。

想到最后,他觉得,唯一可以解释这些的,就是他和这几个弃婴的缘分。

陆续捡到3个孩子开始,这个家庭就变得特殊起来——用张永恒的话说,就是“孩子多了,感情也多了”。从界首市大黄镇史炉村的老家,搬到界首市张庄社区的新家,家在变,唯一不变的,是家人们之间的感情。

近日,记者来到这个特殊的家,记录他们之间的感人故事。

收养的两个孙女为张永恒和老伴捶背按摩,十分懂事。

捡回沟里的弃婴

“把孩子留下来,当亲孙子待”

张世豪是张永恒抱回来的第一个孩子。

虽说过去了18年,但第一次见到孩子时的场景,张永恒仍记忆犹新。

那是2002年初冬的一个清晨,天还蒙蒙亮,张永恒和往常一样出门下地干活。途经离家不远的一处干枯河沟时,一团黑乎乎的东西引起了他的注意。

“当时就好像看见有啥东西在动,俺上前一看吓傻了。”张永恒说,那是一个小包被,一个婴儿的手伸在外面,时不时晃动。张永恒立即抱起他匆匆赶回家,交给老伴刘桂玲照顾。

老两口检查了一下发现,婴儿的脸色发青,哭泣的声音十分微弱。老两口就一个想法:想尽办法,先把孩子的命保住。“那时候家里穷,买不起奶粉,只能买点米粉,多熬点稀饭喂孩子。”就这样,刘桂玲把婴儿搂在怀里,一小勺一小勺地喂他稀粥米粉,命硬的孩子被抢救了回来。

待孩子情况稳定下来后,老两口又把他抱到医院做了检查,发现孩子的一条腿有些蜷曲。“大概是孩子的父母认为他是残疾,所以丢弃不养了。我和老伴四处寻不到他的家人,商量后决定,把孩子留下来,当亲孙子待。”

张永恒和老伴在家中了解收养的两个孙女学习情况。

他有了绰号

“葫芦娃爷爷”

按照村医提供的方法,每天晚上睡觉前,刘桂玲都给张世豪按揉腿部。让老两口惊喜的是,孩子渐渐长大,那条看上去有些蜷曲的腿竟也发育良好,行走起来跟正常孩子没什么两样。

对这个可怜的孩子,老两口格外爱护。

张世豪小时候身体不太好,7岁那年突发急性脑炎。那段日子,老两口夜不能寐。最困难的时候,亲戚邻居七拼八凑出钱出力,一起努力把张世豪抢救了回来。

老两口没想到的是,抚养张世豪仅仅是个开始。

捡到张世豪两年后,同样是在一个冬天的清晨,张永恒又在村头捡到一名被丢弃的婴儿,给张世豪添了妹妹张薇;2008年深秋,张永恒再度在村头捡到弃婴张耀。办理了相关手续后,几个孩子的名字登上了张永恒家的户口本,成了一家人。

为了让收养的孩子长大成人,张永恒狠心劝说儿子早早出去打工挣钱。儿子受二老影响,并未埋怨父母。反而觉得“一大家子一起努力,生活就会越来越好”!

让张永恒欣慰的是,这几个孤儿,在他们的精心照顾下,如今男孩高大强壮,女孩温柔漂亮。

三名孤儿,连同儿子女儿的四个孩子,老两口把7个孩子慢慢带大。不知何时起,张永恒在当地得了个“葫芦娃爷爷”的绰号。

张永恒老人闲余时拿出收养的孙子参军时的合影照观看。

孩子渐渐长大

“爷爷奶奶、弟弟妹妹,都是我最亲的人”

在界首市张庄社区,穿过曲曲折折的巷子,进入一处不起眼的小院。那里,就是如今张永恒的家。

这是老两口的女儿在城里的房子。张世豪到了上学年龄后,为了给几个孙子孙女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张永恒就把家搬到了这里。

张永恒曾在1972年当了5年兵。这段军旅生涯让他对部队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愫,希望孙子也能够以这种方式为国尽忠。2019年秋季,张世豪入伍进入“雷锋团”服役。

在部队,一有空张世豪就会给爷爷奶奶打电话,询问老人的身体情况,弟弟妹妹的学习。

张世豪参军离家后,张薇便成了最大的孩子。现在,她在界首读高一,张耀读初中。虽说没有血缘关系,但在这个家里,她俩从未感觉自己有什么不同。

“小时候我就知道自己的身世。在我眼里,爷爷奶奶、弟弟妹妹,都是我最亲的人。”虽然有些羞涩,但面对记者,张薇却很骄傲,在她看来,有爷爷奶奶的宠爱,自己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张永恒老人展示收养的两个孙女获得的奖状。

从不后悔

“再有一次,我还会这么做”

多年来,张永恒的儿女都外出务工,老两口则留守在家,照顾孩子们。

“国家的政策一天比一天好,我是退伍老兵,优抚金一直在提高,村里还给几个孩子都办了教育资助。”张永恒说,针对老两口的慢性病,村里还及时办理了残疾证、慢性病证,帮他减轻了治病负担。

相比生活的日渐好转,最让两位老人欣慰的,是三个孩子日益成长,内心都充满阳光。“如果有一天孩子出息了,有成就了,他们的父母来找,我也不会拦着。”

张永恒的事迹感动了很多人,他相继被评为界首好人、阜阳好人。在一次活动中,播放了他的感人事迹后,他说:“做这些事我都不后悔,再有一次,我还会这样做。”

颍州晚报记者 任刚/文 王彪/摄

三角洲投稿

电脑采购官网

数字通信世界

看历史杂志社

科学咨询官网

汽车测试报告官网

智能建筑与工程机械期刊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