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狗林姓男孩起名字乡土小说远山
2025年10月21日 雪梨资讯
乡土小说:远山
文:金少荃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老家有一座大山,名三台山,呈南北走向,从楮河拔地而起,高达千米以上,仰望不到尽头,它很长很长,跨越川陕两省,,连绵起伏,斗折蛇行,一排三间长的土屋顺山势而建,坐东向西,日照时间长,从早上八九点,晒到太阳落山。一风水先生说:“此山如卧龙,这户人家住在风水宝地,将来必会发达”。
这家主人,姓何,名一成,中等个,红脸堂,口吃言顿,人称“何结子”,或“何结巴”。识字不多,老实本分,是一个小木匠,会一些木工手艺,如做木水缸,木水桶,木盆子之类,木工细致,结实耐用,农家少不了,何一成勤奋,天气晴朗,做庄稼活,雨雪天气,做木工活,一年四季,没有闲着的时候。何一成生意灵活,只要是被老乡看上的木器,总是说:“你……你……放心,我……我……的东西,价……价……格外合理”,老乡们都知道何师傅是实诚人,也不讲价,爽快地付了钱,拿在手上满意地走了。
何师傅不用赶集,就卖了。何师傅的内当家,姓林,名秀娟,长得苗条,脸蛋红润,象桃花,大眼睛,柳叶眉,性格开朗,温柔善良,心灵手巧,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标准的农村姑娘。
两口子和和美美,1958年,诞生了一个大胖小子,这年是大跃进之年,又是狗年,两口子喜极了,思量着给儿子取一个小名和书名,两口儿识字不多,何一成说:“我……我……看狗年,就……就……叫黑狗。”林秀娟认为太土,说:“叫狗儿吧,又亲切,又好听”,何一成想了想说:“好……好……狗儿好”。小名定了,叫狗儿,大名姓何,名正金,正字辈,何正金,小两口觉得非常满意。
造化弄人,这个大队,叫朝阳大队,朝阳大队,受国家大气候影响,大炼钢铁,青壮年都去大炼钢铁去了,把山上的大树都砍了烧火炼钢,家里的生铁锅儿罐儿都拿到炉子烧化成水,与炉碴子凝成一块充做铁上交了,老弱病残,妇女去种庄稼,结果是农业欠收,出现了三年困难,幸好,何一成靠手艺吃饭,媳妇林秀娟勤劳,饥饿还是免不了,何正金仍然在艰苦的岁月里茁壮成长,额头宽广,高高的剑眉,鼻梁挺拔,英气逼人,有位会看相的说:“这孩子非同一般,将来必定会有一官半职”。小两口听到了,喜在眉上,甜在心里,暗下决心,精心养育,不让何正金受到吃亏。
大凡农村孩子上学早,何正金七岁上村小,十二岁上公社初中,十五岁上县高中,成绩虽然不特别冒尖,但是总在前十名左右徘徊,因为何正金年龄在班上一直偏大,听话,懂事儿,所以,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一直任班长,何正金对同学真诚友善,对老师尊敬有加,为人慷慨大方,同学有困难,总是第一个伸出援手,尤其是高中班主任女老师胡月特别喜欢何正金,班上有啥事,总是积极处理,处理不了的,及时报告班主任,寻求处理的办法。胡老师把何正金看作得益门生。至于何正金的父母亲,心有余而力不足,一是没有多少文化,讲不出大道理,二是无法关心学习,加之,接二连三,生下两个女孩和一个儿子,打娃娃仗,虽然有手艺,却只能打补贴,家里经济紧张,生活困难,艰苦朴素,勒紧裤子,过着紧日子。
何正金高中毕业,高考制度恢复,真是遇到了一个好时代,遗憾第一年名落孙山,何正金没有灰心丧气,他不气馁,回乡担任民办教师,一边上课,一边复习,苦心人,天不负,第二年考上了中等师范学校,由于学习刻苦,表现优秀,被选为一班班长,学校学生会主席,组织能力得到提高,成为班级乃至学校的红人。
中等师范毕业,分配到县文教局人事纪检科工作了一个月,整理人才档案,那时涉及教育战线拨乱反正,系统纠正文革时期的错误,评反冤假错案,何正金认真仔细查阅历史档案,走访知情人员,纠正了不少冤案错案,由于何正金工作踏实认真,为人朴实,虚心学习,工作成绩突出,深得局里科室领导和局领导好评。
文教局工作结束后,又被安排在峡囗区高中任教,并担任学校团支部书记,何正金一边认真教学,一边组建学校瘫痪了的团组织,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文艺体育等活动,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又发挥了团组织的模范作用。时值县委分管组织的马副书记,考察团县委书记人选,机缘巧合,马书记的夫人就是何正金的班主任,而马书记对团县委书记要求是比较严格的,讲究“又红又专”,既要表现好,还要中专以上学历,并有从事团组织工作的经历,主要从高中学校里选拔。马书记早听夫人说起过何正金这个人不错,便专程到何正金工作的峡口区中学,周校长对何正金的工作人品赞誉有加,马书记心中的人选自然也就有了。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何正金时来运转,青云直上,当上了团县委副书记,主持团委工作,何正金走马上任,信心满满,恢复各级团组织,开展团的工作,选举县团代表,召开了县团代会,产生了团县委领导班子。工作有声有色,可喜的是何正金事业有起色的时候,个人问题也得到解决,在中学工作时,看上了峡口区供销社的一个姑娘,那姑娘姓刘,名菊花,圆蛋脸,大眼睛,大酒窝,喜欢笑,笑起来,很迷人,交往了一年,姑娘总是若即若离,暗里嫌弃何正金是一个教师,那时,教师工资不高,地位也不高,久而久之,两人的关系淡漠了,形同陌路。现在的女郎,姓杨,名芝华,大学文化,民政局工作,身材苗条,个儿高,瓜子脸,柳叶眉,浅浅的酒窝,皮肤白净,比刘菊花强十倍,何正金做梦也没想到能找到这样十分美丽的女子,杨芝华成为何正金的心上人,爱之深,难已形容。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两人结婚后,恩爱有加,互敬互爱,一年后,诞生了一个千金,取名何华,爱如掌上明珠。任团县委书记两年,又被县委马书记推荐上了两年省团校,无论见识,学历,能力都得到了提升。何正金现在是要学历有学历,要资历有资历,给领导的印象好,在群众中的口碑也很好,这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何正金省团校毕业后,被县委安排到红色区隆兴区任党委书记,1935年,徐向前元帅的部队曾在这里驻扎过,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而且这里还出一位将军,将军曾捐助故乡,修了一座大桥,被称为“将军桥”,这都是何正金在区委书记任上建成的,使这里成为川陕枢纽,大大促进了交通瓶颈的制约,有力地促进了农村集市贸易的发展。
三年后,何正金任峡口区委书记,这个区是一个人人胆怯的地方,因为这个区委的领导几乎都没有一个好结局,据说解放后,第一任区长是骑马摔死的,文革时期一个区革委会主任是自杀死的,八十年代一个区长在石材厂开会,突遇泥石流,冲毁了厂房屋,有七个厂里干部遇难,区长减了一条命,被救了回来,断了三匹肋骨,九十年代,一名区长坐货车翻车了,区长被摔死了,司机也摔死了,另两个重伤,还有一个区委书记凌晨被炸死了,等等,有人说区公所原是一座观音庙,后来拆了,建了区公所,所以不幸的事,时有发生,当然,这是迷信,共产党哪能相信这些呢?何正金当然是不相信,不过他任区委书记时,把土屋拆了,修建了砖房,区公所面貌焕然一新。何正金在新修地区公所住了两年,撤区建镇开始了,他本人进城了,任交通局的局长,身上担子也更重了,人们都知道,我们这个县是国家级的贫困县,交通落后,全县没有铁路,没有高速路,甚至没有二级路,更谈不上村村通公路。他的使命就是要改变交通落后的现状。
首先,调动广大的农民的积极性,让农民积极行动起来,农民出力,政府出资,利用三个冬天,完成村村通公路的艰巨任务,公路通了,农产品就不愁消售了。
仅仅只用了两个冬天的农闲时间,就完成了村级公路建设,这完全是个奇迹,正如伟大领袖毛主席所说的,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老百姓对修村级公路非常满意,他们不但出了力,有的还投资,涌现出了修路的热潮,他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冷,不怕饿,不怕死的“五不怕”精神,这是艰苦奋斗的精神,老百姓看到了治富的希望,他们对县交通局有了感情,在换届选举中集中表现出来了,在县人大代表会议上,各代表团提出了何正金为副县长侯选人,主席会议上也被通过了,正式选举会上,何正金被正式选为副县长,而上级推荐的人选却被选掉了,虽然违背了上级意图,但是没有违背选举原则,没有拉选票,没有违法行为,这次选举是一个意外,但又在情理之中,可以说顺应了民心,所以上级通过了选举结果,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任命何正金同志为副县长。这件事轰动了全县,震动了家乡,一个高山人,竟然能当上副县长,难道不惊讶吗?
何正金当选副县长后回家过了个春节,除夕夜,来了十来个老乡,庆贺何正金当选副县长,老乡们七嘴八舌地议论,老方说:“你以前回家过春节,嫌烤木柴火灰大,烟熏火燎的,戴着草帽遮灰,戴着眼镜遮烟雾,现在当了副县长了,你爸老早就把木炭存下了,可以烤木炭火,烟灰少了”,刘老头说:“我就说,你小时候就跟其他小孩不一样,听话,读书用功,一定有出息,这不现了,当了大官了,我们脸上也有光”,高老头激动地说:“记得我在这山上放牛时,两个四川人过路,一个对另一个指着你的房子说‘这家人住了一个好地方,是一个风水宝地,会出一个大官’,我听到心里,只是对你母亲说过,你母亲不让我对外人说,要保密呢?我遵守诺言,从未对外人说起这个事儿了,现在实现了,说不定,你还要高升”,还有一位经常给人看阴地阳宅的丰先生说:“不知你们发现没有,何县长背后这座山是一条龙,而何县长住的地方恰恰在龙头上,不发达才怪呢?”。何正金对老乡们的议论,也不发言,只是对他们笑笑,热情地招待,不停地找纸烟,添热茶,丝毫没有官架子,老乡们甚至说他小时候的丑事,小时候的小名儿“狗儿”,还有更粗鲁的语言,何正金也不生气。老乡们对他没有当外人,而是当成一个普通老乡。上席后,何正金对每位老乡都敬了满满的一杯酒,老乡们一个个喝得面红耳赤,语言也多了起来了,放肆起来,一直喝到电视里凌晨钟声敲响,老乡们方才恋恋不舍地离去。